[发明专利]螺杆泵转子转模挤压成型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68009.2 | 申请日: | 2020-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182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竺柏康;陶亨聪;张乐;丁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96 | 代理人: | 周芸芸 |
地址: | 316002 浙江省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杆 转子 挤压 成型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螺杆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螺杆泵转子转模挤压成型工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螺杆泵转子转模挤压成型工艺,包括:将金属胚料进行等温球化退火,金属胚料退火前超声处理8~30s;将退火后的金属坯料进行车削外圆,然后喷砂抛丸处理,并将金属坯料置于皂化油中浸泡10~30min,进行润滑处理,其中,皂化油中含有0.5~8%的纳米碳化硅,纳米碳化硅是粒径为20~60nm、140~200nm的纳米碳化硅混合物,混合重量比为1:2.8~4;室温下,将润滑后的金属坯料放入挤压筒中进行转模挤压成型,得到成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螺杆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螺杆泵转子转模挤压成型工艺。
背景技术
螺杆泵是依靠泵体与螺杆所形成的啮合空间容积变化和移动来输送液体或使之增压的回转泵,具有输送介质平稳、排出介质低紊流性、压力脉动微弱、机械振动小、噪声低、有自吸性能、吸上性能好、有较高转速的工作能力、对介质的粘度不敏感、结构简单紧凑、外形尺寸较小、质量较轻、效率高、工作可靠、寿命长、操作和维修方便等特点。因此螺杆泵被广泛应用于以下四个方面:输送液体;实现液、气、固体的多相混输;输送粘度极大的粘稠介质;以及作为液压系统的液压泵。
螺杆泵作为液体输送设备,转子为其主要的旋转部件。转子通常为实心金属材质,并具有特殊的空间螺旋结构。为实现其特殊的螺旋结构常采用特定的加工设备对金属棒料车削外圆成型。但金属材料在再结晶温度以下发生塑性变形时,由于位错的密度不断增大,位错运动时的相互交割加剧,产生位错塞积群、割阶、缠结网等障碍,阻碍位错的进一步运动,引起变形抗力的增加,使得金属的强度和硬度升高,塑性和韧性降低,以致丧失继续变形的能力,这种现象称加工硬化(或冷作硬化)。实际生产中,在对材料进一步冷加工前,须采用软化退火工艺消除这种加工硬化现象。
然而,常规的软化退火和冷却工艺要求十分严格。例如利用球化退火来消除加工硬化时,温度过高或者保温时间过大,将使球化核心减少,这就容易造成车削外圆困难,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制得的转子性能差。因此,提高金属材料的车削外圆性能、降低加工成本、提高加工效率、生产出性能优异的转子是非常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螺杆泵转子转模挤压成型工艺,加工制造过程中材料利用率高,加工成本低,加工效率高,螺杆泵转子的耐磨性、耐腐蚀性能、抗结垢性能优异,使用寿命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螺杆泵转子转模挤压成型工艺,包括:
1)热处理:将金属胚料进行等温球化退火,金属胚料退火前超声处理8~30s;
2)机加工:将退火后的金属坯料进行车削外圆,然后喷砂抛丸处理,并将金属坯料置于皂化油中浸泡10~30min,进行润滑处理,其中,皂化油中含有0.5~8%的纳米碳化硅,纳米碳化硅是粒径为20~60nm、140~200nm的纳米碳化硅混合物,混合重量比为1:2.8~4;
3)转模挤压成型:室温下,将润滑后的金属坯料放入挤压筒中进行转模挤压成型,得到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大学,未经浙江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680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