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门掌脉解锁系统及其解锁方法、识别方法、授权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64937.1 | 申请日: | 2020-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967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发明(设计)人: | 陈海波;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兰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姜晓钰 |
地址: | 200336 上海市长宁区威***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门 解锁 系统 及其 方法 识别 授权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门掌脉解锁系统及其解锁方法、识别方法、授权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识别端接收第一掌脉信息,并判断第一掌脉信息是否与掌脉数据库中的掌脉信息匹配;如果不匹配,则识别端发送授权请求至授权端;授权端获取登录用户的第二掌脉信息,并判断第二掌脉信息是否与掌脉数据库中的掌脉信息匹配;如果匹配,则授权端获取第一掌脉信息,以使登录用户根据第一掌脉信息判断是否发出授权指令;如果授权端接收到授权指令,则授权第一掌脉信息车门解锁权限。该解锁方法对注册用户的掌脉赋予授权权限,授权其他没有注册的用户的掌脉解锁车门,拓展了掌脉的使用范围,避免非必要的掌脉注册,也避免了掌脉数据在系统内的累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特征识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门掌脉解锁系统的解锁方法、一种车门掌脉解锁系统的识别方法、一种车门掌脉解锁系统的授权方法和一种车门掌脉解锁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为提高车门解锁的便捷性,利用人体生物特征进行车门解锁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例如,利用指纹的方式进行开锁,当用手指纹靠近汽车一样,打开车门,解锁方式便捷。但是由于指纹的可复制性,指纹解锁方式安全性不够高。
由于掌脉的不可复制性,为提高车门解锁的安全性,相关技术中,提出一种利用掌脉识别技术进行车门解锁的方法,具体为:获取车主的掌脉信,判断所述掌脉信息是否注册,如果注册完成,控制车门锁打开,如果未注册,则无法打开车门。
即,如果需要利用掌脉解锁车门,则需要预先进行注册,如果车主将车辆借与别人,需要借车人预先进行注册,而借车人可能只是暂时借一次车用,或者借车人不想进行掌脉注册,注册过程导致解锁过程繁琐,反而给用户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提出一种车门掌脉解锁系统的解锁方法,该解锁方法对注册用户的掌脉赋予授权权限,授权其他没有注册的用户的掌脉解锁车门,拓展了掌脉的使用范围,避免非必要的掌脉注册,也避免了掌脉数据在系统内的累积,对于不想注册掌脉的人,也加强了掌脉隐私保护。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提出一种车门掌脉解锁系统的授权方法。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提出一种车门掌脉解锁系统的识别方法。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门掌脉解锁系统。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车门掌脉解锁系统的识别方法,车门掌脉解锁系统的解锁方法,所述车门掌脉解锁系统包括:授权端和识别端,所述识别端设置在车身上,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所述识别端接收第一掌脉信息,并判断所述第一掌脉信息是否与掌脉数据库中的掌脉信息匹配;如果所述第一掌脉信息与所述掌脉数据库中的掌脉信息不匹配,则所述识别端发送授权请求至所述授权端,以使注册用户根据所述授权请求登录授权端;所述授权端获取登录用户的第二掌脉信息,并判断所述第二掌脉信息是否与掌脉数据库中的掌脉信息匹配;如果所述第二掌脉信息与所述掌脉数据库中的掌脉信息匹配,则所述授权端判断所述登录用户为所述注册用户,并获取所述第一掌脉信息,以使所述登录用户根据所述第一掌脉信息判断是否发出第一掌脉信息的授权指令;如果所述登录用户发出所述第一掌脉信息的授权指令,所述授权端授权所述第一掌脉信息车门解锁权限,以使所述识别端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掌脉信息时,控制车门解锁。
本发明上述提出的车门掌脉解锁系统的解锁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上述的车门掌脉解锁系统的解锁方法还包括:如果所述第一掌脉信息与所述掌脉数据库中的掌脉信息匹配,则所述识别端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掌脉信息时,控制车门解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上述的车门掌脉解锁系统的解锁方法,还包括:如果所述第二掌脉信息与所述掌脉数据库中的掌脉信息不匹配,则所述授权端发出警报,并禁止所述登录用户发出授权指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兰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深兰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649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