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电磁干扰锰锌铁氧体材料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64045.1 | 申请日: | 2020-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748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3 |
发明(设计)人: | 樊希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三优佳磁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26 | 分类号: | C04B35/26;C04B35/622;C04B35/6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王超 |
地址: | 226600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海***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磁 干扰 铁氧体 材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电磁干扰锰锌铁氧体材料制备方法,属于锰锌铁氧体材料技术领域。该抗电磁干扰锰锌铁氧体材料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S1.配方选取:选取原材料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锰、氧化锌,所述三氧化二铁的摩尔百分比为48%‑52%,所述四氧化三锰的摩尔百分比为30%‑35%,所述氧化锌的摩尔百分比为15%‑20%,S2.原料混合:按照比例称取原材料,然后将原材料放置在锥混器内对原料进行充分的混合,进而得到混合料。本发明通过该制备方法的流程进行产品制造,使得成品率高,并且成品的性能稳定,制备中操作也简单方便,得到的材料在100KHz~30MHZ,不仅具有高的阻抗值,并且有较强的抗电磁干扰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锰锌铁氧体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抗电磁干扰锰锌铁氧体材料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卫星通信、计算机应用的发展,电磁干扰(EMI)在军用和民用电子信息领域的影响越来越严重,对公共环境、人生安全、信息保密等造成危害。
消除或降低电磁污染、提高设备抗EMI能力的有效方法是采用电磁兼容(EMC)设计,其中需要用到大量的抗EMI材料,即高阻抗材料。随着电磁兼容法规的建立健全,抗EMI锰锌铁氧体磁芯需求量与日俱增,为此,设计一种抗电磁干扰锰锌铁氧体材料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电磁干扰锰锌铁氧体材料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电磁干扰锰锌铁氧体材料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S1.配方选取:选取原材料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锰、氧化锌,所述三氧化二铁的摩尔百分比为48%-52%,所述四氧化三锰的摩尔百分比为30%-35%,所述氧化锌的摩尔百分比为15%-20%,通过对原料占比的多次选择,最终确定原料在此区间范围内加工的产品性能最为优越;
S2.原料混合;
S3.洁净处理:将得到的混合料置于肥皂水中进行浸泡,浸泡10-15min,然后将混合料捞出并进行干燥处理,经过处理时原料表面洁净,改善最终产品的美观性,在原料混合之后进行洁净处理能够满足同时清理的目的,进而减少清洗难度,节省清理的时间;
S4.研磨:将S2中得到的一次混合料投入至通过式振动研磨机进行研磨处理,得到研磨细料,经过研磨后,为后期的造球提供方便性;
S5.造球:振磨后的研磨细料投入造球机中,加入5-15wt%的纯水,最终得到球料,通过纯水的合理量加入使最终得到的球粒品质更好,对原料进行造球能够为预烧处理提供方便,降低烧结处理时的难度;
S6.预烧处理:将得到的球料置于回转窑中预烧,经过预烧处理后得到预烧料,经过预烧处理后实现对原料的品质改善;
S7.振磨:将预烧料用通过式振磨机振磨,得到振磨料,并且控制振磨料的平均粒径为1.8-2.5微米,便于后期的化浆处理,增加化浆后浆液的品质;
S8.化浆处理:在化浆池中注入纯水,再加入振磨料,并进行混合搅拌,得到混合浆料,所述振磨料和纯水的比例为1:0.4-0.55,经过此种配比能够保证化浆处理后所的浆料的品质,使其更容易与添加剂进行混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三优佳磁业有限公司,未经南通三优佳磁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640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