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情绪识别方法、存储介质、装置及终端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63431.9 | 申请日: | 2020-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924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曹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40/289 | 分类号: | G06F40/289;G06F40/216;G06F40/242;G06F40/30;G06F18/2415;G06N3/0464;G06N3/08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8 | 代理人: | 陈专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惠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情绪 识别 方法 存储 介质 装置 终端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情绪识别方法、存储介质、装置及终端设备,方法包括:获取待识别的对话集,其中,所述对话集包括若干个文本子集,每一个文本子集包含若干个对话文本,且同一个文本子集下的若干个对话文本对应同一对话人标签;针对每一个所述文本子集,根据该文本子集中的各个对话文本,确定该文本子集对应的心理特征;根据所述对话集中各个文本子集对应的心理特征,对所述对话集中的各个对话文本进行情绪识别,得到各个所述对话文本对应的情绪特征。本发明在进行对话的情绪识别时,对话人每句话的心理特征,以及对话人之间的相互影响,构建对话图,因此能够更准确地分析每句对话的情绪。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工智能,特别涉及一种情绪识别方法、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深度学习的不断发展,基于深度学习实现的人机对话在多个领域实现了普遍应用,例如现在很多手机语音助手、医疗助理,他们能够实现初步的语言交互或问答,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用户提供更加快捷和贴心的服务。目前主流的人机交互是采用通常采用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循环神经网络(RecurrentNeural Network,RNN)以及它们的变体,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门控循环单元(Gated Recurrent Unit,GRU)等,传统端到端深度神经网络模型识别语句,然后对其进行情绪和意图的识别,并作出相应的应答。
然而,目前的人机对话仍然处于识别非常粗糙的阶段,虽然能够进行简单的意图识别和情感识别。如某句话为“我实在太喜欢这首歌了”,模型根据关键词“喜欢”即可判断这句话的情感是喜欢。但是对于复杂的,甚至需要结合上下对话才可判断的情感,目前的模型仍然无法很好地识别。而对话中的情绪识别之所以困难,主要原因是大多数情况下,对话是动态的,是基于对话者之间的语言的来往实现的。因此,对话者由于其自身的性格、思维逻辑以及对话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影响,有时会采用特别的话术,如讽刺、欲扬先抑、正话反说。此外,在对话过程中,语言会对对话者的内心产生一定的情绪波动,从而导致每句话带有的情绪不同,这种不同可能是说话者的心理状态造成的,也可能是对话内容造成的。也正是由于每个人自身的多变性,导致目前的人机对话中的算法很难对语句中的情绪进行准确的识别。目前这些算法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对话者的情绪识别准确率不高;2、不能准确判断对话者情绪的转变;3、不能准确识别对话者采用的反语、讽刺等话术;4、在复杂的多人多轮对话场景中语义理解和情绪识别能力不佳,使得现有对话机器人回答问题时普遍比较生硬,不够自然,不富有情感。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情绪识别的准确性低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情绪识别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情绪识别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情绪识别方法,其中,获取待识别的对话集,其中,所述对话集包括若干个文本子集,每一个文本子集包含若干个对话文本,且同一个文本子集下的若干个对话文本对应同一对话人标签;
针对每一个所述文本子集,根据该文本子集中的各个对话文本,确定该文本子集对应的心理特征;
根据所述对话集中各个文本子集对应的心理特征,对所述对话集中的各个对话文本进行情绪识别,得到各个所述对话文本对应的情绪特征。
所述情绪识别方法,其中,所述针对每一个所述文本子集,根据该文本子集中的各个对话文本,确定该文本子集对应的心理特征,具体包括:
针对每一个所述文本子集中的对话文本,对该对话文本进行向量化,得到该文本子集对应的文本向量子集;
针对每一个文本向量子集,将该文本向量子集输入已训练的心理特征提取模型中,得到该文本向量子集对应的心理特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6343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