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写时掉电数据破坏的双备份交叉存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62787.0 | 申请日: | 2020-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338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1 |
发明(设计)人: | 张剑平;孔康;黄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长风航空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14 | 分类号: | G06F11/14;G06F16/901;G07C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赵红霞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写 掉电 数据 破坏 备份 交叉 存储 方法 | ||
本发明揭示了防写时掉电数据破坏的双备份交叉存储方法,构建环状链式存储结构,环状链式存储结构包括节点1至节点n的环状存储链、及进行写的链尾指针,链尾指针包括对应写入节点n的链尾指针a和对应写入节点n‑1的链尾指针b,链尾指针a和链尾指针b在环状存储链上进行交替数据覆盖更新。本发明仅需要构建环状链式存储结构即可满足可靠的掉电存储保护,降低了硬件成本。具备交叉更替的断点续存功能,能实现数据追溯,在突发性掉电过程中能起到链尾修复,有效防止数据破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写时掉电数据破坏的双备份交叉存储方法,属于写数据保护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飞行器类的控制器通常要求长期连续记录自身或关联设备的参数、状态、或故障等重要现场数据信息,用于故障定位或责任追踪。前述数据信息的记录一般是对非易失性存储器进行操作。非易失性存储器的写操作发生在掉电时,存在数据写入不完整或存储错误的风险,致使重要的数据丢失,数据无法续存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方法一般包括:软关机功能,在彻底断电之前先保存数据;其次,硬件设计上增加储能电路,断电之后,留存足够的供电时间供保存数据使用。通常情况下,前述控制器产品一般不具有软关机的功能,产品的断电操作具有突发性和随机性的特点。而硬件解决方法造成产品成本增加和可靠性的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针对传统突发性掉电导致存储数据不完整的问题,提出防写时掉电数据破坏的双备份交叉存储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防写时掉电数据破坏的双备份交叉存储方法,包括:构建环状链式存储结构,所述环状链式存储结构包括节点1至节点n的环状存储链、及进行写的链尾指针,
所述链尾指针包括对应写入节点n的链尾指针a和对应写入节点n-1的链尾指针b,所述链尾指针a和链尾指针b在环状存储链上进行交替数据覆盖更新。
优选地,所述链尾指针包括指针标志FLAG‘T’、指向全局编码GUID、指向节点位置编码POS、及校验码CHECKCODE,
所述环状链式存储结构的节点包括节点标志字符FLAG‘F’和‘L’、节点全局编码GUID、位置编码POS、节点信息CONTEXT。
优选地,在断电复位时,
读取链尾指针a和链尾指针b数据进行完整性判断,
如果链尾指针a完整而链尾指针b损坏,则使用链尾指针a修复链尾指针b,并将链尾指针a确认为最新;
如果链尾指针b完整而链尾指针a损坏,则使用链尾指针b修复链尾指针a,并将链尾指针b确认为最新;
如果链尾指针a完整且链尾指针b完整,则比较链尾指针a和链尾指针b的指向全局编码GUID,较大者所属链尾指针确认为最新;
如果链尾指针a损坏且链尾指针b损坏,则重置链尾指针a和链尾指针b,默认链尾指针a为最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
1.仅需要构建环状链式存储结构即可满足可靠的掉电存储保护,降低了硬件成本。
2.具备交叉更替的断点续存功能,能实现数据追溯,在突发性掉电过程中能起到链尾修复,有效防止数据破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双备份交叉存储方法中环状链式存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链尾指针数据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中节点数据结构图。
图4是链尾指针判断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长风航空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长风航空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627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视频播放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锯床自动化收料系统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