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秋水仙素诱导蝴蝶兰原球茎产生多倍体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59560.0 | 申请日: | 2020-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932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葛红;吴婷;贾瑞冬;杨树华;朱剑非;赵鑫;李秋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红河创森高原特色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信立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0 | 代理人: | 陈炳萍 |
地址: | 10008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秋水仙素 诱导 蝴蝶兰 球茎 产生 多倍体 方法 | ||
1.一种秋水仙素诱导蝴蝶兰原球茎产生多倍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秋水仙素诱导蝴蝶兰原球茎产生多倍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多倍体诱导:将原球茎转接至含秋水仙素的固体培养基中进行诱导处理;
将经秋水仙素处理的原球茎转接在培养基中,继代培养;
多倍体鉴定:对所得的原球茎分别进行形态学观察、气孔鉴定和倍性鉴定;
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所述分析包括进行方差分析和采用LSD多重比较方法,其中数据变动范围值均为所有处理数据值的标准差;
所述多倍体诱导处理的方法,包括:
(1)试验为两因素三水平,无菌条件下,将原球茎转接至含有浓度为0.05%、0.1%、0.2%秋水仙素的1/2MS+1mg/l 6-BA+0.2mg/l NAA+5g/l琼脂+20g/l蔗糖固体培养基中,分别处理5、10、15天;
(2)以不加秋水仙素的1/2MS+1mg/l 6-BA+0.2mg/lNAA+5g/l琼脂+20g/l蔗糖固体培养基为对照组,一共10个处理,每个处理重复五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秋水仙素诱导蝴蝶兰原球茎产生多倍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继代培养的条件为:所述光照强度为2000lx,每日光照时间为12-14h,温度为25±2℃,pH为5.8。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秋水仙素诱导蝴蝶兰原球茎产生多倍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秋水仙素处理后用无菌水冲洗原球茎3-4次,用滤纸吸干水分,并将其转接在1/2MS+5g/l琼脂+20g/l蔗糖培养基中,继代培养2-3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秋水仙素诱导蝴蝶兰原球茎产生多倍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形态学观察包括:植株分化成苗均有4片完全展开的叶片后,选取对照株和鉴定后成功加倍的变异株各15株,对植株长势、叶片大小、颜色等进行观察记录并对植株株高、叶片长宽进行测量比较。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秋水仙素诱导蝴蝶兰原球茎产生多倍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孔鉴定包括:
(I)使用无色透明指甲油,取加倍和未加倍植株各10株相同部位的叶片,在叶片下表皮涂抹一层无色透明指甲油;
(II)指甲油干后,用镊子撕取叶片下表皮,平铺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压平,在Leica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并拍照;
(III)在10×10倍的显微镜下观察气孔的大小及单位面积内气孔的数量,并用CameraMeasure随机测量10×40倍显微镜下30个气孔长度和宽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红河创森高原特色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红河创森高原特色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5956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何首乌炮制方法
- 下一篇:分布式文件系统的存储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