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轨道交通降尘用装置及其除尘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58133.0 | 申请日: | 2020-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734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陆鹏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陆鹏翔 |
主分类号: | B61D15/00 | 分类号: | B61D15/00;B61K3/02;B01D47/06;B01D29/03;B01D29/58 |
代理公司: | 广州文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35 | 代理人: | 毛伟昕 |
地址: | 5107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交通 降尘 装置 及其 除尘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降尘用装置及其除尘方法,包括轨道车体,轨道车体顶端的一侧固定设有水箱,轨道车体一侧的中部固定设有固定板,固定板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增压水泵,水箱一侧的中部固定设有出水口,出水口的一端与增压水泵的进水端固定连通,增压水泵的出水端与三通管的一端固定连通,本发明通过水箱上的支撑架连接有风炮电机,风炮电机连接的雾炮机炮筒与雾化喷嘴连接,增压水泵连接有三通管,三通管连接的连接管与加长管连接,连接管与加长管均连接有喷头,可在对轨道空气降尘的同时对轨道表面喷洒水源,可在降尘的同时避免表面灰尘的产生,具有更好的降尘效果,有效避免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保证运营车辆的正常运行,避免车辆积累灰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降尘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轨道交通降尘用装置及其除尘方法。
背景技术
轨道交通不仅用于长距离运输还用于中短距离的城市交通运输。轨道交通包括火车、高铁、地铁等。在轨道交通中需要用到一种轨道交通降尘用装置对轨道进行降尘操作。
而现有的轨道交通降尘用装置降尘效果不好,由于轨道上的运营车辆具有较高的运行速度,会导致轨道灰尘较为严重,降尘效果不好,会影响运营车辆的行驶,不仅影响周边环境,还会导致运营车辆积累灰尘,不利于人员的使用,同时现有的轨道交通降尘用装置不具有过滤功能,在使用水源对轨道降尘时,若水源中含有杂质易导致装置堵塞无法使用,不仅影响降尘效果,还对导致装置损坏,造成财产损失,现有的轨道交通降尘用装置不便于人员的操作,人员操作较为复杂,影响人员的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轨道交通降尘用装置及其除尘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轨道交通降尘用装置及其除尘方法,包括轨道车体,所述轨道车体顶端的一侧固定设有水箱,所述轨道车体一侧的中部固定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增压水泵,所述水箱一侧的中部固定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的一端与增压水泵的进水端固定连通,所述增压水泵的出水端与三通管的一端固定连通,所述三通管的另一端与连接管一侧的中部固定连通,所述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加长管的一端固定连通,两个所述加长管的另一端均固定安装有密封法兰,所述连接管的底端和两个加长管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多个喷头,所述连接管外壁的两侧均套设有连接套,两个所述连接套的一侧分别与两个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均通过铰链分别与水箱一侧的两端铰接。
优选的,所述水箱顶端的一侧固定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内壁两侧的顶部均开设有安装槽,两个所述安装槽的内壁均固定安装有连接轴承,两个所述连接轴承的内壁分别与两个连接轴外壁的一侧转动连接,两个所述连接轴的一端分别与风炮电机两侧的中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风炮电机的一端与雾炮机炮筒的一端固定连通,所述雾炮机炮筒的另一端与雾化喷嘴的一端固定连通,且雾炮机炮筒底端的中部通过连接铰链与电动液压缸的输出端铰接,所述电动液压缸固定安装在水箱顶端的中部。
优选的,所述水箱一端的顶部固定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的一端与加水斗一端的底部固定连通,所述加水斗的底端与连接板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加水斗顶端的一侧与密封盖的底端的一侧铰接,所述加水斗顶端的边侧与通过螺栓与密封盖底端的边侧固定连接,所述加水斗一端的顶部固定设有控制阀门。
优选的,所述加水斗内壁的底部与过滤筒的外壁螺纹连接,所述过滤筒的内壁固定设有多个孔径依次变小的滤网,且过滤筒的底端开设有透水网孔,所述过滤筒顶端的两侧分别与转把底端的两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轨道车体顶端的另一侧固定设有电池箱,所述电池箱内部固定设有蓄电池,所述轨道车体的另一侧固定设有多个连接柱,多个所述连接柱的一端均与防撞板一侧的表面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陆鹏翔,未经陆鹏翔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581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生物质能燃料用热量回收利用装置
- 下一篇:一种建筑模具用浇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