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再生沥青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50960.5 | 申请日: | 2020-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582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吴水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顶鑫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6/26 | 分类号: | C04B26/26;C04B18/16 |
代理公司: | 杭州泓呈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50 | 代理人: | 王丰 |
地址: | 3114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再生 沥青 混凝土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再生沥青混凝土,包括以下原料制备而成:废旧沥青混合料、陶瓷废料、铝材废料、沥青、氧化钙、石英砂、粉煤灰、再生剂;所述再生剂包括多孔钛硅中空球、废旧机油、复合改性剂。本发明得到的再生沥青混凝,其力学性能好,环保性高,不仅变废为宝,还可以吸附汽车尾气,降解甲醛,耐高温性能佳,从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再生沥青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交通运输业的飞速发展,重载车逐渐增多,荷载逐渐增大,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现象愈来愈普遍,许多路面仅在2~3年便出现了明显的病害。重载、超载已成为影响路面使用性能及缩短路面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之一。沥青路面材料再生是将翻修或者废旧的旧沥青混凝土路面,经过翻挖、回收、破碎、筛分,再添加适当的新骨料、新沥青,重新拌合成为具有良好路用性能的再生沥青混合料。
废旧沥青混合料主要是沥青胶结料与集料组成,目前数量巨大的废旧沥青混合料得不到充分利用,废旧沥青混合料直接填埋处理不仅污染地下水还浪费了废旧沥青混合料中的沥青和石料。因此,发展一种再生沥青混凝土,提高废旧沥青混合料在新建道路的应用,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开采,不仅有利于环境保护,也能降低工程投资。
CN106223152A公开了一种易于施工的细粒式高性能再生沥青混凝土,包括再标准筛的基础上增设孔径为6.3mm的集料筛,所述再生沥青混凝土采用最大公称粒径小于13.2mm的细集料为矿料,且在连续级配曲线中4.75mm筛孔和6.3mm筛孔之间形成微断级配。该专利使得再生沥青混合料具有高温抗车辙变形性能,同时其抗疲劳和耐久性能以及低温性能都有所增强,但是该专利中废旧沥青混合料的利用率较低,仅为20-35%,仍有大量的废旧沥青混合料得不到充分利用。
CN105837099A公开了一种复合再生沥青混凝土,由按重量份计的以下组分制备而成:0-5mm再生沥青混凝土RAP30份,5-10mm再生沥青混凝土RAP25份,10-30mm再生沥青混凝土RAP28份,10-30mm新集料15份,矿粉2份,水泥1.5份,乳化沥青3.5-4.2份,和再生剂0.5-1.5份。该专利通过添加一定比例的再生剂对沥青铣刨料进行复合再生,提高了再生混合料的材料性能,同时提高了废旧沥青混合料的利用率,但是该专利属于冷拌沥青混合料,仅适合用于支路及其以下道路的面层、支路的表面层,无法用于快速路、主干路等高级路面。
目前厂拌热再生技术中废旧沥青混合料RAP的掺量一般不高于30%,且很少用于高速公路表面层,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废旧沥青混合料RAP沥青老化,变硬变脆,黏弹性能变差,使热再生沥青混合料容易产生开裂(温度开裂和疲劳开裂)问题,且旧料掺量越高,开裂问题越严重。因此,如何在提高旧料掺量的前提下,获得高性能的再生沥青混凝土,是目前废旧沥青混合料研究利用的热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再生沥青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首先将废弃料进行粉碎,包括废旧沥青混合料、陶瓷废料、铝材废料,粉碎至100目-200目,进一步进行高温熔融,此时加入多孔钛硅中空球,混合搅拌后,使得胶料进入中空球内,降温加入剩余的再生剂,搅拌吸附反应,使得废旧料能够得到有效的再生利用,加入余料,搅拌混合均匀,得到的再生沥青混凝,其力学性能好,环保性高,不仅变废为宝,还可以吸附汽车尾气,降解甲醛,耐高温性能佳,从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再生沥青混凝土,包括以下原料:废旧沥青混合料、陶瓷废料、铝材废料、沥青、氧化钙、石英砂、粉煤灰、再生剂;所述再生剂包括多孔钛硅中空球,所述多孔钛硅中空球具有大孔和介孔。
进一步地,所述多孔钛硅中空球的粒径为400nm-3μm。
更进一步地,所述多孔钛硅中空球同时具有50nm以上的大孔和10-20nm之间的介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顶鑫建材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顶鑫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5096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