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电子设备控制指令生成方法及系统、装置、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46027.0 | 申请日: | 2020-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280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吴斌;周密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思悟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 | 分类号: | G06F3/01;G06F3/0481 |
代理公司: | 成都云纵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316 | 代理人: | 熊曦;陈婉鹃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中国(四川)自***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电子设备 控制 指令 生成 方法 系统 装置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电子设备控制指令生成方法及系统、装置、介质,涉及智能交互领域,佩戴在用户第一手指上的第一终端;佩戴在用户手腕上的第二终端,且第二终端内安装有用于检测手腕动作的惯性传感器;所述方法包括:识别第一手指动作,基于第一手指动作生成第一控制指令;识别手腕动作,基于手腕动作生成第二控制指令;基于第一控制指令和/或第二控制指令生成智能电子设备控制指令,本发明能实现鼠标的交互效率、又便于携带、又能隔空操作、又能满足手势操作自然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智能交互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智能电子设备控制指令生成方法及系统、装置、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电子产品的传统人机交互方式多为鼠标(包括桌面鼠标和空中飞鼠以及基于电磁场的手环鼠标)。近年来为了解决交互的自然属性,也出现了很多基于光学和惯性的手势识别交互方式方式。鼠标做为传统交互方式,交互输入方式迅速,准确。但其缺点由于显示方式的改变也被放大。比如需要在光滑平面操作、操作需要移动或者手持鼠标、需要不断按键操作、以及其便携性较差等方面的原因。导致在手机、AR、VR、电视、平板等人机交互中出现很多的困难。因此隔空手势操作因其无需(或者佩戴很少的)东西,用更自然的手部动作来实现人机交互的方法因此诞生。目前在AR、VR、电视、手机均出现了较多应用。但是随着应用的增加,其操作弊端也渐渐显现。隔空手势操作很难实现复杂操作(比如光标精确移动),手势动作过于复杂,手部必须在一定位置进行操作、操作动作幅度较大使用者容易疲劳,技术自身原因导致有一定的识别率,较容易实现误操作。另外操作效率与鼠标相比较也显得太低。
现有技术中CN210324124U公开了一种基于交变电磁场的手环式鼠标,该鼠标可以对人体手指移动进行捕捉,然后转化成鼠标光标的移动,再利用在表带侧面的触摸按钮完成鼠标左键和右键的操作,进而实现鼠标的移动和点击操作。其使用方式是:将手环主体戴到手掌上,使手环主体位于手背处,轻触键位于大拇指方便触碰处,然后通过触摸键和手指动作组合可以实现鼠标的相应按键功能。
但是上述手环式鼠标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上述手环式鼠标设有按键,在实现相应鼠标功能时需要按压相应的按键来实现功能,这导致用户操作不便;
第二:上述手环式鼠标在使用时手环端的佩戴位置需要佩戴在手背处,轻触键位于大拇指侧,这导致用户在使用时需要进行单独佩戴,为了美观和方便用户使用手掌,不使用时需要将佩戴在手背上的手环端取下,佩戴方式及位置并不合理。
第三:为了实现鼠标的复杂功能,需要多根手指都佩戴戒指,通过移动不同的戒指配合实现相应的功能,这样导致用户手指佩戴戒指过多,不利于实际操作和使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电子设备控制指令生成方法及系统、装置、介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电子设备控制指令生成方法,佩戴在用户第一手指上的第一终端;佩戴在用户手腕上的第二终端,且第二终端内安装有用于检测手腕动作的惯性传感器;所述方法包括:
识别第一手指动作,基于第一手指动作生成第一控制指令;
识别手腕动作,基于手腕动作生成第二控制指令;
基于第一控制指令和/或第二控制指令生成智能电子设备控制指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思悟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思悟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460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