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重力排放锚链舱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44042.1 | 申请日: | 2020-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582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孙海晓;王国强;徐勇杰;顾英红;朱东健;周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3B21/14 | 分类号: | B63B21/14;B63B1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李庆 |
地址: | 2000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重力 排放 锚链 结构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重力排放锚链舱结构,包括:至少一锚链舱本体和至少一排污管;所述锚链舱本体形成于一船体内,所述锚链舱本体的底部呈上大下小的漏斗形;所述排污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锚链舱本体的底端,所述排污管的第二端连通至所述船体外;所述排污管的第一端的高度大于所述排污管的第二端的高度。本发明的一种新型重力排放锚链舱结构,通过重力进行自动排放清洗,可以节省扫舱泵及管系,节约船舶建造成本,由于不需要进行人工清理,可以改善船员作业环境,节约船舶锚链舱清理成本,且不会对船舶的稳性产生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重力排放锚链舱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船舶都配备锚链,用于船舶的锚泊定位。锚链舱是存放锚链的舱室,一般设置在船舶首部,也有配有尾锚的船舶,在尾部设置锚链舱。锚链舱通常水密于船舶的其他舱室。锚链舱的底部通常设置污泥舱,当船舶锚链收起时,经过锚链管时虽然会进行冲洗,但仍会从海底带上部分污泥和海水,并带入锚链舱内,污泥在锚链舱内沉淀,海水则通过扫舱泵排除舷外,每经过一段时间,都需要人工打开锚链舱下方污泥舱的小舱盖,对污泥进行人工清理,耗费人力物力。
通常锚链舱上部为锚链存储空间,底下设结构开孔平台,下方为污泥舱,舱内设液位报警,当锚链舱内液位报警时,打开扫舱管上的控制阀,启动消防泵,消防水通过锚链舱喷射泵,产生压力差,将锚链舱底部的水排出至舷外,当污泥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则打开设置在污泥舱的人孔盖,船员人工对污泥进行清理,由于海底污泥也经常散发恶臭气味,清理时对相邻舱室产生污染,污泥舱空间也相对狭小,难以做到彻底清理干净。
现有锚链舱结构具有以下问题:
1.成本较高,需要配置扫舱喷射泵,相应管系,清理人孔盖等
2.效率低,不能自动清理,耗费船上的电能等
3.劳动强度大,污泥舱空间狭小,人工作业不便
4.作业环境差,海底污泥常常散发恶臭气味,也会造成船舶其他舱室的二次污染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重力排放锚链舱结构,通过重力进行自动排放清洗,可以节省扫舱泵及管系,节约船舶建造成本,由于不需要进行人工清理,可以改善船员作业环境,节约船舶锚链舱清理成本,且不会对船舶的稳性产生影响。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重力排放锚链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锚链舱本体和至少一排污管;所述锚链舱本体形成于一船体内,所述锚链舱本体的底部呈上大下小的漏斗形;所述排污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锚链舱本体的底端,所述排污管的第二端连通至所述船体外;所述排污管的第一端的高度大于所述排污管的第二端的高度。
优选地,还包括至少一隔离阀,所述隔离阀安装于所述排污管上。
优选地,所述排污管采用水密钢管。
优选地,还包括至少一疏通法兰,所述疏通法兰安装于所述排污管。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锚链舱本体底部直接做成漏斗型式,且与船体外界直接联通,可通过重力直接将污泥舱内的海水和污泥排放至舷外。
1、结构简单,不需要设置复杂的管系;
2、建造成本低,省掉了扫舱喷射泵,管系等;
3、操作简单,采用重力式排放形式进行自动排放,不需要人为进行干预;
4、可减轻船员的作业强度和改善船员的作业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新型重力排放锚链舱结构的第一方向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未经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440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水溶性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初始态为VA态的液晶偏振光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