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滑动隐藏式电动车指纹锁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43840.2 | 申请日: | 2020-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086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许金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B62J11/00 | 分类号: | B62J11/00;B62H5/00 |
代理公司: | 淮安睿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72 | 代理人: | 汤小东 |
地址: | 223005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滑动 隐藏 电动车 指纹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滑动隐藏式电动车指纹锁,包括车头,所述车头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车头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车头顶部的靠两侧位置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底部与车头内的底部固定连接,两个固定杆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车头内顶部的靠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该滑动隐藏式电动车指纹锁,通过滑块、卡位块、弹力卡杆、密封盖以及滑槽的设计,使得本装置具有滑动隐藏的功能,能够对指纹锁进行隐藏保护,避免指纹锁出现被阳光暴晒和雨水侵蚀的情况,从而减少指纹锁受到的损伤,能够极大的提高指纹锁的使用寿命,为使用者带来便利,提高了本装置的实用性,满足了使用者的使用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滑动隐藏式电动车指纹锁。
背景技术
电动车,即电力驱动车,又名电驱车。电动车分为交流电动车和直流电动车。通常说的电动车是以电池作为能量来源,通过控制器、电机等部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运动,以控制电流大小改变速度的车辆。电动车辆在国民经济中所占份额不是很高。但是它符合国家定的节能环保趋势,大大方便了短途交通,最主要是通过对能源和环境的节省和保护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电动车的防盗性能,市场的上的电动车都配备了指纹锁。然而,现有电动车的指纹锁都是裸露在外部的,这就导致了指纹锁会经常受到阳光的暴晒和雨水的侵蚀,从而会对指纹锁的使用寿命造成极大的影响,已经不能满足使用者的使用需求。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滑动隐藏式电动车指纹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滑动隐藏式电动车指纹锁,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电动车的指纹锁都是裸露在外部的,这就导致了指纹锁会经常受到阳光的暴晒和雨水的侵蚀,从而会对指纹锁的使用寿命造成极大的影响,已经不能满足使用者使用需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滑动隐藏式电动车指纹锁,包括车头,所述车头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车头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车头顶部的靠两侧位置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底部与车头内的底部固定连接,两个固定杆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车头内顶部的靠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两侧的靠底部位置均固定连接有弹簧,两个弹簧相背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卡位块,两个固定杆相对一侧的靠中间位置均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力卡杆,所述车头底部的靠中间位置设置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的顶部贯穿车头并延伸至其内部,所述密封盖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指纹锁本体,所述密封盖的底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弹力卡杆的底部依次贯穿车头和密封盖并延伸至凹槽的内部,所述凹槽内顶部的靠两侧位置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
优选的,所述车头的后表面固定连接有车灯,所述车灯通过电源线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
优选的,两个滑块相背的一侧分别延伸至两个滑槽的内部且与滑槽的内壁接触,所述滑块与滑槽之间滑动连接。
优选的,两个卡位块相背的一侧分别延伸至两个弹力卡杆的内部,所述卡位块与弹力卡杆卡接。
优选的,两个固定块相背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弹簧,两个连接弹簧相背的一侧分别与两个弹力卡杆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密封盖与车头之间卡接,所述凹槽与密封盖之间为一体化设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滑动隐藏式电动车指纹锁,通过滑块、卡位块、弹力卡杆、密封盖以及滑槽的设计,使得本装置具有滑动隐藏的功能,能够对指纹锁进行隐藏保护,避免指纹锁出现被阳光暴晒和雨水侵蚀的情况,从而减少指纹锁受到的损伤,能够极大的提高指纹锁的使用寿命,为使用者带来便利,提高了本装置的实用性,满足了使用者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未经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438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