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匹配加权的斜纹光栅立体原图填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43751.8 | 申请日: | 2020-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329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侯文广;江嘉瑶;段立哲;王一博;谢子越;张思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N13/317 | 分类号: | H04N13/317;H04N13/125;H04N13/106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李智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匹配 加权 斜纹 光栅 立体 原图 填充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匹配加权的斜纹光栅立体原图填充方法,属于裸眼3D显示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在立体原图合成过程中,对分数子像素的填充进行了改进,具体地,通过像素匹配对位于分数视点图像编号处的子像素所在的全像素所属对象与其临近视点像素所属对象之间的关系进行判断,进而选择使用反距离加权填充,或就近取整的方法获取子像素的值,对比现有方法,本发明方法所产生的立体原图在斜纹光栅的作用下,其图像粗糙感明显得到改善,画面更显细腻、细节更良好,抑制了串扰现象,减少了由于视差较小时串扰过多导致的假3D效果出现。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裸眼3D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匹配加权的斜纹光栅立体原图填充方法。
背景技术
在3D显示器领域,目前由于国外器械较为昂贵,导致市场需求量较小,因而从降低器械成本来降低出售价格来换取市场潜力是十分有必要的。而国内现在仍处于起步阶段,尽管有不少厂商已研发出一定规模生产的裸眼3D显示器,但其效果并未达到国外水平。
基于柱镜光栅的裸眼3D显示器,即在其显示平面上装配柱镜光栅,具有无需佩戴外设设备便能获取良好3D观感的特点,更加适合于目前市场需求。基于柱镜光栅的裸眼3D显示器的基本原理是根据双眼视差原理并依靠柱镜光栅对于光线的独特分离与放大性质从而使人脑产生3D立体观感;使用斜纹柱镜光栅来平衡水平视差以及垂直视差,从而缓和观察者在观看裸眼3D显示器的晕眩感。
但在制作基于斜纹柱镜光栅的裸眼3D显示器所需立体原图中,由于斜纹光栅的倾斜特性限制导致其参数代入子像素映射公式后将可能得到分数视点。分数视点意味着一个子像素将会被映射到不同的视点,从而导致成图模糊有重影,串扰程度加深,并且由于分数子像素会错误映射,导致成图的边缘细节大部分丢失,造成裸眼3D显示效果不尽人意。
因此,为了获得良好的立体观感,细节处理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匹配加权的斜纹光栅立体原图填充方法,其目的在于解决目前裸眼3D显示原图由于存在分数子像素,而造成的成图边缘细节丢失,影响显示效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匹配加权的斜纹光栅立体原图填充方法,包括:
S1.对待采样的初始视点图像进行顺序编号;
S2.将用于显示立体原图的设备参数代入子像素视点映射公式,得到待填充的立体原图中每个子像素所对应的视点编号;
S3.逐行逐列对待填充的立体原图中每个子像素所对应的视点编号执行以下步骤,得到填充完整的立体原图:
01.读取当前子像素对应的视点编号和在立体原图中所处位置(l,k);
02.若视点编号为非零整数,则转入步骤03;若视点编号为0,根据视点编号数量将其调整为整数,转入步骤03;若视点编号为分数,则转入步骤04;
03.选择步骤S1中对应编号的初始视点图像,并利用该图像中(l,k)位置子像素填充入立体原图中当前子像素位置;
04.判断当前子像素所在的全像素与周边全像素是否处于同一物体中;若是,对当前子像素进行反距离加权填充;若否,对当前视点编号进行最邻近取整,利用步骤03进行子像素填充。
进一步地,步骤S1具体为,按照从最右视点开始,最左视点结束的顺序对待采样的初始视点图像进行编号。
进一步地,步骤S2中待填充的立体原图中每个子像素所对应的视点编号根据编号顺序确定是否进行反体视处理,具体为:
若编号从最左视图开始编号至最右视图,则需要进行反体视处理;反之则无需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4375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厂失电工况下一回路冷却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性能粉末涂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