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气加热焊接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37246.2 | 申请日: | 2020-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404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5 |
发明(设计)人: | 康继飞;汪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凯尔博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5/10 | 分类号: | B29C65/10 |
代理公司: | 苏州铭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6 | 代理人: | 于浩江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气 加热 焊接 机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气加热焊接机构,包含氮气发生器、储气罐、气路电磁阀和热模安装板,氮气发生器、储气罐和气路电磁阀通过气路依次连通,热模安装板上设置有氮气焊接模具和进气接口,气路电磁阀通过进气接口与氮气焊接模具配合;本方案通过一套氮气发生系统为氮气焊接模具提供氮气,氮气焊接模具将氮气加热后,将高温氮气喷至塑料工件的待焊部位进行热熔,即可进行焊接;整体热焊的加工成本较低,保证了焊接过程的稳定性,提高了产品焊接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气加热焊接机构,属于塑料加热焊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氮气是一种十分稳定的惰性气体,可以在高温加热或在恶劣环境中保持稳定;现有的氮气焊接一般都是用于金属焊接领域,塑料的热焊方式一般有热板焊、红外加热、震动摩擦等,而通过高温加热的氮气来热熔塑料,则可以替代这些热焊方式,降低加工成本,并能提高焊接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热气加热焊接机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热气加热焊接机构,包含氮气发生器、储气罐、气路电磁阀和热模安装板,氮气发生器、储气罐和气路电磁阀通过气路依次连通,热模安装板上设置有氮气焊接模具和进气接口,气路电磁阀通过进气接口与氮气焊接模具配合。
优选的,所述热模安装板的上下两侧各设置有一套氮气焊接模具。
优选的,所述氮气焊接模具包含气路分配板,气路分配板的底部为加热板,气路分配板上设置有仿形支座,仿形支座上设置有多根出气管。
优选的,所述出气管为多根等间距排列的毛细管。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发明方案的热气加热焊接机构,通过一套氮气发生系统为氮气焊接模具提供氮气,氮气焊接模具将氮气加热后,将高温氮气喷至塑料工件的待焊部位进行热熔,即可进行焊接;整体热焊的加工成本较低,保证了焊接过程的稳定性,提高了产品焊接的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热气加热焊接机构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热模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氮气焊接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3所示,本发明所述的热气加热焊接机构,包含氮气发生器11、储气罐12、气路电磁阀13和热模安装板4,氮气发生器11、储气罐12和气路电磁阀13通过气路依次连通,热模安装板4上设置有氮气焊接模具5和进气接口61,氮气发生器11用于从空气中提取高纯度氮气,并送至储气罐12中储存,气路电磁阀13由设定的程序控制,将储气罐12中的氮气经过进气接口61送至氮气焊接模具5。
所述热模安装板4的上下两侧可以各设置有一套氮气焊接模具5,分别用于热熔上下两侧的工件;气焊接模具5包含气路分配板51,气路分配板51的底部为加热板,气路分配板51和加热板组合固定安装在热模安装板4上;所述气路分配板51上设置有仿形支座52,仿形支座52根据工件的焊接部位形状进行设计,仿形支座52上设置有多根出气管53,出气管53穿过仿形支座52与气路分配板51的气路连通,出气管53的排布也根据工件的焊接部位形状进行设计;出气管53为多根等间距排列的毛细管,可以对加热氮气进行均匀分流。
整套机构可以应用在塑料部件的焊接机器中,如汽车灯具焊接机器,通过高温氮气对塑料工件进行热熔焊接,保证加工的稳定性和产品质量。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凯尔博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凯尔博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372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