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孔洞检测系统以及孔洞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33620.1 | 申请日: | 2020-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348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勋豪;黄家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由田新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954 | 分类号: | G01N21/954;G01N21/88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和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6 | 代理人: | 冷文燕;武玉琴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孔洞 检测 系统 以及 方法 | ||
本发明揭露一种孔洞检测系统以及孔洞检测方法。孔洞检测系统包括背板单元、图像撷取单元以及照明单元。背板单元具有第一反射面,用以承载物件,物件具有贯穿孔以及环绕所述贯穿孔的孔壁。图像撷取单元用以撷取贯穿孔或孔壁的图像。照明单元与图像撷取单元设置在对应背板单元的第一反射面的同一侧,并提供光束至贯穿孔。借此,本发明所提供的孔洞检测系统与孔洞检测方法能透过设置背板单元使得图像撷取单元与照明单元得以设置在背板单元的同一侧,以减少检测系统的整体体积,并且大幅增加零组件的配置弹性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系统以及检测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检测孔洞的孔洞检测系统以及孔洞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在工业与半导体制品中,孔的加工经常可见,比如金属零组件以及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经常需要以各式的加工技术,在金属零组件以及PCB上形成孔洞。
由于加工过程中,有时会因为各种的因素,例如异物、或者加工器械的不良或不稳定,造成孔洞内壁面受到损伤或加工不完全,而导致孔洞产生瑕疵的问题。因此,在进行贩卖或接续后续加工之前,需将瑕疵的孔洞检视出来,以做汰换或进行其他处理。
目前用于检测孔洞中是否有瑕疵的检测装置,是将待测物放在一块透明的玻璃板上,并在玻璃板的上方设置摄像机,以及在玻璃板的下方设置照明设备。在检测孔洞的过程中,是透过照明设备由玻璃板的下方朝玻璃板与待测物(即朝摄像机的方向)投射光线;接着,光线会穿过玻璃板而投射至待测物的孔洞;最后,摄像机即可撷取贯穿孔洞或光线经由孔洞内壁反射而来图像。
然而,上述的检测装置存在一些技术问题。首先,由于摄像机是设置在玻璃板的上方,照明设备是设置在玻璃板的下方,因此,整个检测装置的体积或占用空间非常的大。其次,由于玻璃板的表面即便经过处理后,仍无法完全平整;因此,在待测物摆放到玻璃板上时,待测物会产生些许的偏移或歪斜,使得照明设备投射到待测物的孔洞中的光线会产生误差、或者摄像机所撷取的图像会产生图像偏差的问题。
因此,如何通过结构设计的改良,克服上述的缺陷,来提升检测系统以及检测方法的精准度,已成为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所欲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孔洞检测系统以及孔洞检测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其中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孔洞检测系统,包括背板单元、图像撷取单元以及至少一个照明单元。背板单元具有第一反射面,用以承载至少一个物件,至少一个物件具有至少一个贯穿孔以及环绕至少一个贯穿孔的孔壁。图像撷取单元用以撷取至少一个贯穿孔或孔壁的图像。至少一个照明单元与图像撷取单元设置在对应背板单元的第一反射面的同一侧,并提供光束到至少一个贯穿孔。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另外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孔洞检测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提供背板单元,背板单元具有第一反射面,用以承载至少一个物件,至少一个物件具有至少一个贯穿孔以及环绕至少一个贯穿孔的孔壁;提供至少一个照明单元,朝向至少一个物件的至少一个贯穿孔投射光束,使光束穿过至少一个贯穿孔而投射至第一反射面,光束再经由第一反射面反射到至少一个贯穿孔中以及孔壁;以及通过图像撷取单元撷取至少一个贯穿孔或孔壁的图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所提供的孔洞检测系统与孔洞检测方法,能透过设置背板单元使得图像撷取单元与照明单元得以设置在背板单元的同一侧,借此减少检测系统的整体体积,并且大幅增加零组件的配置弹性度。此外,透过背板单元的设置,可提升承载物件面的平整度,进而提升孔洞检测的精准度。
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提供的附图仅用于提供参考与说明,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孔洞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由田新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由田新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336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 下一篇:车辆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