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碳酸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30771.1 | 申请日: | 2020-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745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白冰冰;冯兴梅;顾志峰;郭悦华;俞宏杰;谢慧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F11/18 | 分类号: | C01F11/18;B82Y30/00;A61K47/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黄欣 |
地址: | 22601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碳酸钙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碳酸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医药技术领域。该方法具体是:先将二水氯化钙溶解在溶剂中,然后与碳酸氢铵一同放入密闭环境,通过调节环境温度使碳酸氢铵受热分解为二氧化碳气体和氨气,随着二氧化碳气体在密闭环境内的持续扩散,达到一定程度,即可溶解在氯化钙的溶液中,使溶液呈碱性,并提供CO32‑,与Ca2+形成CaCO3,最后形成乳白色碳酸钙纳米颗粒。本发明的制备工艺简易经济,较传统方法,分散性更好,形态更为均匀,适用于工业规模的生产,具有较大的医疗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纳米碳酸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牙周炎是一种炎症破坏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炎性浸润逐渐扩散到牙周组织中导致牙龈萎缩、牙槽骨的吸收、牙周袋的形成、牙齿松动等。牙周炎病变中炎性细胞的比例分布已在对人体样品的组织学评估的报告研究中得到了描述。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占总数的 5%-7%,虽然比例相对较小,但是具有基本的防御和调节功能,它的吞噬能力是获得性免疫的关键因素。研究通过收集正常人和牙周炎病人的牙周样本进行检测,慢性牙周炎组的牙周M1/M2 表达比率明显增高。也有研究表明,M2 表型的巨噬细胞极化和慢性感染的存在相关性。这提示诱导巨噬细胞向 M2 极化有助于改善牙周微环境,促进牙周健康的恢复。炎症微环境下,活化巨噬细胞会产生酸性代谢物,所以在炎症部位细胞外的pH 通常会降低,有学者将纳米碳酸钙(CaCO3)为 pH 响应的载药平台,应用于碱化局部组织 pH,从而抑制肿瘤生长。也就是说,可以通过纳米CaCO3调节炎症微环境的pH,逆转巨噬细胞极化,从而控制炎症,促进牙周炎患者的恢复。由于纳米CaCO3其可用性、低成本、安全性、生物相容性、敏感性和生物降解性慢,同时可以负载药物,可用于药物的靶向给药系统中,具有广泛的生物医学用途。随着CaCO3基质的缓慢降解,这些纳米颗粒可作为缓释系统,在给药后在组织中保留药物较长时间。
现在制作纳米碳酸钙的方法比较多,最常采用的碳酸钙合成方法包括沉淀反应法,但是反应速度快, 纳米颗粒容易团聚,反应过程中容易引入其它离子,产生副产品,加重后期纯化材料的负担。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气体扩散制备纳米碳酸钙的方法,相比于传统方法,操作简单便捷,大大优化纳米碳酸钙制作工艺和流程,制得的纳米碳酸钙形貌和分散性较好,为下一步将它作为不同类型药物的给药系统提供了更好的基础。
本发明的方法具体是:先将二水氯化钙溶解在溶剂中,然后与碳酸氢铵一同放入密闭环境,通过调节环境温度使碳酸氢铵受热分解为二氧化碳气体和氨气,随着二氧化碳气体在密闭环境内的持续扩散,达到一定程度,即可溶解在氯化钙的溶液中,使溶液呈碱性,并提供CO32-,与Ca2+形成CaCO3.,最后形成乳白色碳酸钙纳米颗粒。
气体扩散法的实验原理为:NH4HCO3=NH3↑+H2O+CO2↑
将碳酸钙纳米颗粒经反复离心清洗,可分散在乙醇中并保存在室内,也可烘干备用。
利用该方法制得纳米碳酸钙,分散性好,形貌好,成本低,操作简单便捷,可大规模生产,后期用于不同药物的靶向给药系统中。
有益效果:本发明制备工艺简易经济,较传统方法,分散性更好,形态更为均匀,适用于工业规模的生产,具有较大的医疗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反应24h所得到的碳酸钙纳米颗粒的电镜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大学,未经南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307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