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业丙酮尾气分离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28749.3 | 申请日: | 2020-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733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唐昶宇;刘颖彘;邵虹;陈勇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物院成都科学技术发展中心 |
主分类号: | B01D53/18 | 分类号: | B01D53/18;B01D3/14;B01D3/10;B01D17/02;B01D17/022;C07C45/78;C07C45/82;C07C49/08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卿诚 |
地址: | 6102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业 丙酮 尾气 分离 回收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业丙酮尾气分离回收装置,属于工业废气净化回收技术领域,包括喷淋塔、油水分离罐、精馏罐、混液罐、输送管、精馏管、油回流管、水回流管和回收管;所述喷淋塔的油水出口通过输送管连通油水分离罐的油水进口;所述油水分离罐的水出口通过精馏管连通精馏罐的水进口;所述精馏罐的水出口通过水回流管连通混液罐的水进口;所述油水分离罐的油出口通过油回流管连通混液罐的油进口;所述混液罐的油水出口通过回收管连通喷淋塔的油水进口。本发明的一种工业丙酮尾气分离回收装置,能够对有机废气中的丙酮有效回收,并将VOC吸收处理,使得整套系统基本不产生废液、废气、废渣,成本低,能够实现高效环保运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业废气净化回收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工业丙酮尾气分离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丙酮acetone是一种有机物,分子式为C3H6O,又名二甲基酮,为最简单的饱和酮。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有特殊的辛辣气味。丙酮在工业上主要作为溶剂用于炸药、塑料、橡胶、纤维、制革、油脂、喷漆等行业中,也可作为合成烯酮、醋酐、碘仿、聚异戊二烯橡胶、甲基丙烯酸甲酯、氯仿、环氧树脂等物质的重要原料。
特定工业废气中的排放源含有大量的丙酮成分80%-90%,另外还含有其他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如苯、甲苯、多环芳烃等。后端尾气处理要求对大量丙酮回收处理进行资源化利用的同时,也需要处理其中含有的少量其他VOCs。
目前对废气处理中回收溶剂主要采用分段冷凝回收法,此方法耗能大,工艺复杂,对复杂成分的VOCs去除工艺技术要求较高。且针对低沸点挥发性成分处理,如丙酮所投入的设备和成本急剧提高。业界迫切需要其他安全高效的技术进行替代。
目前对杂质VOC的处理方法主要分为化学销毁和物理吸附吸收。其中燃烧法、催化氧化法、生物法属于化学销毁方法,可以将VOC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达到净化废气目的。然而在实际处理过程中,由于VOC浓度不够高、流动速度太快,导致化学销毁工艺反应不充分或能耗太大,严重影响了VOC化学销毁处理效果;因而,化学销毁常常需要结合物理方法对VOC进行处理,物理方法起到提高VOC浓度或延长化学销毁处理时间的作用,从而提高化学销毁处理对VOC的净化效果。
现有的物理吸收方法根据吸附材料的不同可分为固体吸收法和液体吸收法两大类。其中,固体吸收主要是采用活性炭吸收,但该方法存在吸附饱和度低、再生困难、运行费用高、运输过程易损坏的问题。液体吸收法主要是采用高沸点有机溶剂作为吸收剂,该方法能有效净化极性相似的疏水性VOC,相比于活性炭吸附,具有吸收容量大、再生容易、寿命长、操作工艺简单等优势,也是现有技术中使用较多的方法。例如专利CN972357254中公开了采用柴油吸收三苯有机废气的装置,且吸收废气后的废油可以作为燃料烧掉;然而纯有机溶剂吸收液存在易燃烧、粘度大、价格高的缺陷,严重限制了纯有机溶剂吸收液的大规模应用。为了克服上述问题,专利CN103537171A中则采用了将水与油相进行混合,并加入表面活性剂制备出乳液或微乳液作为吸收液的方法,从而降低了成本和提高了安全性,且保持了较好的VOC吸收能力。然而,油水混合吸收液因含大量表面活性剂而表现出稳定的乳液状态,物理油水分离器无法对其有效分离,需先加入化学试剂进行破乳,再分离出油相,进而实现油相的再生,导致回收工序繁琐、成本高、再生较困难,并伴有二次污染;同样限制了油水混合吸收液的大规模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工业丙酮尾气分离回收装置,拟解决现有技术中缺少一种成本低、环保且有效的将丙酮回收,并吸收VOC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物院成都科学技术发展中心,未经中物院成都科学技术发展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287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