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动机后处理器进口温度优化及油耗降低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27821.0 | 申请日: | 2020-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396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王增养;张龙;孙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福田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D41/30 | 分类号: | F02D41/30;F02D41/02;F02D29/02;F01N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金淼 |
地址: | 10220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处理器 进口 温度 优化 油耗 降低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后处理器进口温度优化及油耗降低方法及装置、48v系统以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实时监测发动机排放后处理器的进口温度;判断发动机排放后处理器的进口温度是否在预设温度阈值范围内:若否,则控制BRM电机向发动机执行预设的功能,以通过改变发动机的工作负荷使发动机排放后处理器的进口温度处于预设温度阈值范围内,能够在不带热管理系统的情况下通过BRM电机实现发动机后处理器进口温度管理功能,同时能够降低油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辆尾气排放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后处理器进口温度优化及油耗降低方法和装置、48v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面临严苛的柴油车污染物排放法规以及油耗标准,各大柴油机主机厂和整车厂都在不断探索新的技术路线来面对即将到来的四阶段油耗和排放压力。
在发动机排放后处理器入口温度低时,发动机排放后处理器无法有效转化有害污染物,从而使发动机和整车排放超标。为了解决该问题,以满足排放法规对于发动机污染物的排放要求,在发动机热管理模式下,在发动机排放后处理器入口温度低时给发动机多喷油,使后处理器温度迅速提升到能够有效转化有害污染物的工作温度,降低污染物排放,因此,发动机热管理模式下喷油量大,导致了油耗大的缺点。
为了应对四阶段油耗和排放压力的挑战,柴油车的48v轻混系统受到了相当关注。48v轻混系统包括电池、BRM(Boost Recuperation Machine,助力回收电机)电机、皮带、发动机等传统整车部件。
BRM电机作为48v轻混系统的关键部件,对于整个动力系统传动系统起着灵活多样的调整和负荷控制的作用,因此,BRM电机的作用至关重要。发动机热管理系统作为发动机控制单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决定着发动机及其整车的排放性能以及动力性能。
然而,在现有技术中,当发动机控制单元中不带热管理系统时,无法确保发动机及其整车的排放性能。
现在亟须一种发动机后处理器进口温度优化及油耗降低方法和装置、48v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在发动机控制单元中不带热管理系统的情况下确保发动机及其整车的排放性能并降低油耗。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后处理器进口温度优化及油耗降低方法和装置、48v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后处理器进口温度优化及油耗降低方法,应用于48v系统,所述48v系统包括发动机以及通过皮带集成于所述发动机后端的BRM电机,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实时监测发动机排放后处理器的进口温度;
判断发动机排放后处理器的进口温度是否在预设温度阈值范围内;
当发动机排放后处理器的进口温度不在预设温度阈值范围内时,控制BRM电机向发动机执行预设的功能,以通过改变发动机的工作负荷使发动机排放后处理器的进口温度处于预设温度阈值范围内。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优选地,当发动机排放后处理器的进口温度不在预设温度阈值范围内时,控制BRM电机向发动机执行预设的功能,以通过改变发动机的工作负荷使发动机排放后处理器的进口温度处于预设温度阈值范围内,包括以下步骤:
当发动机排放后处理器的进口温度不在预设温度阈值范围内时,进一步比较发动机排放后处理器的进口温度与预设温度阈值范围的下限值;
当发动机排放后处理器的进口温度小于或等于预设温度阈值范围的下限值时,控制BRM电机执行向发动机反拖的功能,以通过增加发动机的工作负荷来提高发动机排放后处理器的进口温度,使发动机排放后处理器的进口温度处于预设温度阈值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福田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福田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278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