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面向用户可重构的模块化柔性数字控制流量阀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23744.1 | 申请日: | 2020-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680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3 |
发明(设计)人: | 徐贺;马震;陈思青;赵梓彤;周雪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F15B13/02 | 分类号: | F15B13/02;F15B11/22;F16K31/06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韩丽娜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向 用户 可重构 模块化 柔性 数字控制 流量 结构 | ||
本发明提出一种面向用户可重构的模块化柔性数字控制流量阀结构,该结构的若干电磁阀模块通过阀块连接器连接,最上面的电磁阀模块上设置有总进水口,最下面的电磁阀模块的下方设置有堵头,每个电磁阀模块的出水口通过管路与汇流器连通,所述汇流器上设置有总出水口。解决目前伺服阀用途虽然非常广泛,但其不耐污染、成本高、面向产品设计等特点,以及传统的阀类产品大多面向产品设计,不能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而一对一的定制化设计成本高、周期长的问题。本发明还针对水下仿生机器人对液压阀的需求,在阀的设计中充分的考虑了耦合仿生的特点,在采用不同的连接模块后,同样功能的阀组可以完成各类形体,以适应水下机器人的作业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向用户可重构的模块化柔性数字控制流量阀结构,属于流量阀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液压领域伺服流量阀和伺服压力阀应用非常广泛,而伺服阀面向产品设计、成本高、不耐污染、保养维修困难等特性,给用户带来很多不便。对于低成本、耐污染、长寿命、易维修的流量控制阀和压力控制阀的研究有助于降低液压系统的成本,延长系统寿命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水下仿生机器人是模仿生物系统的原理来建造技术系统,或者使人造技术系统具有或类似于生物系统特征的科学。在液压驱动的水下仿生机器人,一般直接用环境流体做液压控制,这对控制阀的长寿命、易维修、耐污染等特性有更高的要求,而且水下仿生机器人,内部空间的布局有着很高的要求,进而控制阀的外形也有多样的限制。可变化结构及功能的柔性阀的研究,对于水下仿生机器人的发展有着深远意义。
伺服阀面向产品设计,无法柔性化组装,应用成本高;对使用环境要求高,经常会被流体污染,所以对使用环境要求严格。通过液压控制的水下仿生机器人的控制阀组,必然要求耐污染,长寿命、柔性化,等特点。伺服阀在低成本、柔性化、耐污染的工程领域,在水下仿生机器人的实际工程中的耐污染问题一直难以解决。
现有的液压组合阀的集成中,要用到安装液压阀的油路板、集成块、叠加阀组的几款(底板块)、安装插装阀的阀块等专用或通用的辅助件,这些辅助件可统称为油路块。即利用块中的通油孔道,将系统中的液压阀及其他有关元件和管路联系在一起,集成为所需的液压控制阀组(台),可以有效的利用液压元件,使其工作性能多样,使用少量的材料,完成多样的功能,现已成为解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的主要方法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目前伺服阀用途虽然非常广泛,但其不耐污染、成本高、面向产品设计等特点,以及传统的阀类产品大多面向产品设计,不能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而一对一的定制化设计成本高、周期长的问题,提出一种面向用户可重构的模块化柔性数字控制流量阀结构,本发明还针对水下仿生机器人对液压阀的需求,在阀的设计中充分的考虑了耦合仿生的特点,在采用不同的连接模块后,同样功能的阀组可以完成各类形体,以适应水下机器人的作业需求。
本发明提出一种面向用户可重构的模块化柔性数字控制流量阀结构,包括总进水口、若干电磁阀模块、阀块连接器、汇流器、总出水口和堵头,若干电磁阀模块通过阀块连接器连接,最上面的电磁阀模块上设置有总进水口,最下面的电磁阀模块的下方设置有堵头,每个电磁阀模块的出水口通过管路与汇流器连通,所述汇流器上设置有总出水口。
优选地,所述阀块连接器为刚性耐高压连接件。
优选地,所述电磁阀模块包括阀体和电磁铁,所述阀体上安装有电磁铁。
优选地,所述阀体包括开关阀芯、进水流道、电磁铁接口螺纹和接口,所述电磁铁通过电磁铁接口螺纹与阀体连接,所述阀体内安装有开关阀芯,所述阀体上设置有进水流道,进水流道的进水口处设置有与阀块连接器连接的接口。
本发明所述的面向用户可重构的模块化柔性数字控制流量阀结构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所述的面向用户可重构的模块化柔性数字控制流量阀结构,与伺服阀相比还具有耐污染、响应快,长寿命、易维护等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237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抽吸功能的双极电凝器
- 下一篇:一种双电源自动切换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