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超临界水流化床制氢放大研究的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23658.0 | 申请日: | 2020-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207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发明(设计)人: | 张浩;吴映辉;安希忠;邹清川;杨晓红;付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3/06 | 分类号: | C01B3/06;G01N30/02;B01J8/24;B01J8/18;B01J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0819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临界 水流 化床制氢 放大 研究 装置 方法 | ||
1.一种用于超临界水流化床制氢放大研究的实验装置,包括水箱(1)、储料箱(2)、高压柱塞泵(3)、原料处理器(4)、第一流化床反应器(5)、第二流化床反应器(6)、第三流化床反应器(7)、第四流化床反应器(8)、管式换热器(9)、预热器(10)、第二高压柱塞泵(11)、冷却器(12)、背压阀(13)、高压分离器(14)、高压背压阀(15)、低压背压阀(16)、低压分离器(17)、气相色谱仪(18)、TOC分析仪(19)、多个阀门、多个流量计、温度测控系统、压力测控系统以及连接的管道;上料系统包括水箱(1)、储料箱(2)、高压柱塞泵(3)和原料处理器(4);放大系统包括第一流化床反应器(5)、第二流化床反应器(6)、第三流化床反应器(7)和第四流化床反应器(8);加热系统包括管式换热器(9)和预热器(10);分析系统包括第二高压柱塞泵(11)、冷却器(12)、背压阀(13)、高压分离器(14)、高压背压阀(15)、低压背压阀(16)、低压分离器(17)、气相色谱仪(18)和TOC分析仪(19);在上料系统中,水箱(1)中的水由高压柱塞泵(3)加压后与氮气从储料箱(2)送入的煤粉在原料处理器(4)中混合,然后送入放大系统中;在加热系统中,水箱(1)中的水经过管式换热器(9)以及预热器(10)加热后送入放大系统中;在放大系统中,通过控制第一流化床反应器(5)、第二流化床反应器(6)、第三流化床反应器(7)和第四流化床反应器(8)前方以及后方的阀门,来选择进行反应的流化床反应器;在分析系统中,来自放大系统的H2/CH4/CO/CO2/超临界水的混合工质首先进入高压分离器(14),利用水箱(1)的水通过第二高压柱塞泵(11)后得到的高压水初步分离出混合工质的H2,分离出来的H2通过高压背压阀(15)剥离出来,然后进入气相色谱仪(18)中定量测定,其余的混合工质进入低压分离器(17),经减压后分离出混合工质中的CO2,分离出来的CO2通过低压背压阀(16)剥离出来后进入气相色谱仪(18)中定量测定,在液相中的混合工质进入TOC分析仪(19)中定量测定出其它成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超临界水流化床制氢放大研究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放大系统中第一流化床反应器(5)、第二流化床反应器(6)、第三流化床反应器(7)和第四流化床反应器(8)的内部构造相同,尺寸大小按比例进行放大,放大比例为1:2:4:10;第一流化床反应器(5)、第二流化床反应器(6)、第三流化床反应器(7)和第四流化床反应器(8)垂直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超临界水流化床制氢放大研究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进风口(001)和流化床反应器主体(003)通过法兰将布风板(002)固定连接,并利用耐热的高性能橡胶垫圈进行密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超临界水流化床制氢放大研究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进风口(001)成漏斗状,并且与流化床反应器主体(003)连接的位置有圆环形突起,便于将布风板(002)密封固定在与流化床反应器主体(003)形成的腔室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超临界水流化床制氢放大研究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布风板(002)采用多孔泡沫金属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超临界水流化床制氢放大研究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流化床反应器主体(003)与出风口(004)利用法兰连接,并利用耐热的高性能橡胶垫圈进行密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超临界水流化床制氢放大研究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气相色谱仪(18)采用安捷伦HP6890气相色谱分析仪,具体为采用TCD检测仪、高纯氦气为载气、色谱柱为兰州化学物理所研制的PLOT C-2000毛细柱以及六通阀进样;气相色谱仪(18)在运行时,检测器温度为230℃,载气流速为10mL/min,程序升温为60℃保持2min,以30℃/min升至150℃,保持2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未经东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2365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