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空间智能装配的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22647.0 | 申请日: | 2020-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240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发明(设计)人: | 杨良策;杨立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源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21/04 | 分类号: | E04F2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至臻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68 | 代理人: | 彭晓玲;杨海涛 |
地址: | 100107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空间 智能 装配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空间智能装配的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在建筑空间工作面对应位置设置实体标靶点;对建筑空间工作面进行扫描,获取工作面和实体标靶点的点云数据,实体标靶点对应的的点云数据为数字标靶点;确定相邻站点获取的点云数据中用于拼接识别的数字标靶点,作为拼接标靶点;根据拼接标靶点,将相邻站点获取的点云数据进行拼接;根据工作面的点云数据进行三维建模,形成三维模型;在三维模型中根据数字标靶点位置确定数字装配完成面;在建筑空间中根据实体标靶点位置确定实体装配完成面。采用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精确定位建筑空间的工作面以及装配后的完成面,实现零误差复原施工现场,保证装配的效率和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信息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空间智能装配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施工手段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信息化手段也在建筑施工领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建筑施工中,为了提高现场施工的效率,降低施工的成本,施工方会在施工前对施工现场进行测量,掌握施工现场的相关空间信息,并根据获得的空间信息进行规划设计,再根据设计方案进行现场施工。
例如,在对建筑的墙面进行装修装饰时,首先获取墙面的相关数据,建成三维数字模型,再根据三维模型,并匹配需要安装的装修装饰材料,进行规划设计,这样在现场只要根据设计方案进行操作即可。
但是现在的技术方案存在一定问题,由于对建筑的墙面进行扫描时,墙体的表面不平整,可能导致无法准确的定位墙面完成面和地面完成面,那么建成的三维空间模型不能精确地复原施工现场,提出的规划设计方案与现实存在误差。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建筑空间智能装配的方法和系统,能够精确定位建筑空间的工作面以及装配后的完成面,实现零误差复原施工现场,保证装配的效率和效果。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建筑空间智能装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建筑空间工作面对应位置设置实体标靶点;
通过不少于1个站点对所述建筑空间工作面进行扫描,获取所述工作面和所述实体标靶点的点云数据,所述实体标靶点对应的的点云数据为数字标靶点;
确定相邻站点获取的点云数据中用于拼接识别的数字标靶点,作为拼接标靶点;
根据所述拼接标靶点,将相邻站点获取的点云数据进行拼接;
根据所述工作面的点云数据进行三维建模,形成所述建筑空间的三维模型;
在所述三维模型中根据所述数字标靶点位置确定所述建筑空间的数字装配完成面;
在所述建筑空间中根据所述实体标靶点位置确定所述建筑空间的实体装配完成面。
进一步地,所述建筑空间工作面包括所述建筑空间的墙面、顶面和/或地面。
进一步地,所述实体标靶点与两侧墙面边界的水平距离为0.3米,所述实体标靶点与地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1.5米,所述实体标靶点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大于3米。
进一步地,还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所述拼接标靶点在拼接时需要旋转移动的参数值,确定所述相邻站点的点云数据需要旋转移动的参数值。
进一步地,在所述建筑空间的拐角处设置不同的站点。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建筑空间智能装配的系统,包括实体标靶点、扫描单元、拼接单元、建模单元和设计单元,其中,
所述标靶点设置在所述建筑空间工作面对应位置,用于标识位置信息;
所述扫描单元用于对所述建筑空间工作面进行扫描,获取所述工作面和所述实体标靶点的点云数据,所述实体标靶点对应的的点云数据为数字标靶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源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源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226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