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过载减振器及其安装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14558.1 | 申请日: | 2020-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439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发明(设计)人: | 段勇亮;阮红霞;张宇沛;王辉;伍心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F3/02 | 分类号: | F16F3/02;B64C27/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王世磊 |
地址: | 333001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过载 减振器 及其 安装 机构 | ||
本发明属于直升机动力系统设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大过载减振器及其安装机构,包括:螺母,承力接头,减振器上定位件,减振器外壳体,减振器下定位件,专用螺栓,第一碟簧,第二碟簧,压缩弹簧;减振器下定位件固定在直升机机体结构框上,且所述专用螺栓的下部穿过所述减振器下定位件;减振器上定位件、减振器下定位件上的对应位置分别设置有凹槽;压缩弹簧套在专用螺栓的第一凸台下方,且通过减振器上定位件、减振器下定位件上的凹槽定位;具备较好的减振效果,又能承受大过载,满足耐坠毁能力的减振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直升机动力系统设计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大过载减振器及其安装机构。
背景技术
发动机是直升机的主要振源之一,它在为直升机提供动力的同时,也引起噪声和机体结构的振动,影响到机体结构、机载设备的安全与寿命。减少、降低发动机对直升机振动的影响是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人们在对发动机本身进行改进的同时,对发动机的安装减振也给予了很大的关注。国军标和美军标等都提出了应采用防振安装系统连接推进系统和直升机。
降低发动机振动水平的常用措施是采用弹性安装系统。安装的结构都要满足以下两个功能:限制位移和减振。限制位移指由发动机过载、重力和反扭矩引起的发动机与机体结构间的位移。减振指减少从一个结构传递到另一个结构上的振动。
为了满足第一个功能,安装接头必须有足够的刚度以减少相关的位移。为了减少振动,安装接头必须是动态柔软的。发动机的安装设计要求很好的协调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同时,对于长寿命和经济性的要求,更进一步的推动了发动机减振安装技术的发展。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既具备较好的减振效果,又能承受大过载,满足耐坠毁能力的减振器及其安装机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技术方案一:
一种大过载减振器,包括:螺母1,承力接头2,减振器上定位件3,减振器外壳体5,减振器下定位件6,专用螺栓7,第一碟簧8,第二碟簧10,压缩弹簧11;
其中,专用螺栓7中部设置有第一凸台;承力接头2、减振器上定位件3通过螺母1压紧在专用螺栓7的第一凸台上;
减振器下定位件6固定在直升机机体结构框9上,且所述专用螺栓7的下部穿过所述减振器下定位件6;
减振器上定位件3、减振器下定位件6上的对应位置分别设置有凹槽;
压缩弹簧11套在专用螺栓7的第一凸台下方,且通过减振器上定位件3、减振器下定位件6上的凹槽定位;
减振器上定位件3、减振器下定位件6、压缩弹簧11外侧设置减振器外壳体5;
在所述减振器外壳体5和压缩弹簧11之间的环形腔内放置多个第二碟簧10;
多个第一碟簧8套在所述专用螺栓7的螺栓头与直升机机体结构框9之间。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特点和进一步的改进为:
(1)所述大过载减振器还包括:减振器橡胶保护套4;
所述减振器橡胶保护套4设置在减振器外壳体5外侧。所述减振器橡胶保护套4用于对大过载减振器内部的弹性元件进行保护
(2)所述大过载减振器还包括:所述专用螺栓7根部设置有第二凸台。第二凸台的设置能够增加专用螺栓7的根部强度,提高大过载减振器的安全系数
(3)减振器上定位件3的外圈与第二碟簧10的内圈之间留有间隙,且在大过载情况下减振器上定位件3的外圈与第二碟簧10的内圈有接触。在大过载情况下第二碟簧10能够分担压缩弹簧11的部分载荷,对压缩弹簧11起到限位和保护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145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