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隧洞预埋孔精准定位的装置、及其安装和拆卸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13820.0 | 申请日: | 2020-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965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何志敏;刘玉府;刘林;吴秀雄;刘邦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五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 |
代理公司: | 长沙朕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3 | 代理人: | 钟声 |
地址: | 423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洞 预埋孔 精准 定位 装置 及其 安装 拆卸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洞预埋孔精准定位的装置、及其安装和拆卸方法,装置可拆卸的装设于二衬台车模板和待灌浆的初支面之间,包括约束套筒、预埋管和定位支撑杆,所述二衬台车模板上开设有与预埋孔位置对应的通孔,所述约束套筒的端部固定于通孔处,且轴线与通孔的轴线重合,所述定位支撑杆的一段杆段套接于约束套筒内,另一段杆段套接于预埋管内,使所述预埋管与约束套筒同轴,所述预埋管的端部顶撑于初支面上。本发明的隧洞预埋孔精准定位的装置具有简单实用、定位准确、保证定位稳定性和避免破坏隧洞结构等优点,其安装和拆卸方法具有步骤简单、操作方便的安装和拆卸上述装置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隧洞预埋孔精准定位的装置、及其安装和拆卸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隧洞基本位于地下水位线以下,按照水工隧洞施工规范要求,隧洞衬砌后需对拱顶120°范围进行回填灌浆,高外水和围岩破碎地段需进行固结灌浆。然而,用于灌浆的灌浆孔定位方式粗放,受施工混凝土流动性以及混凝土施工振捣的影响,一般不能保证精确留存在预留位置,也很难保证孔轴与混凝土表面的垂直,而重新开孔既容易造成对结构钢筋及支护工字钢等的破坏,也容易造成混凝土的破坏,并且预埋灌浆管还容易在拆除时造成拆模困难或者导致混凝土拆模破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简单实用、定位准确、保证定位稳定性和避免破坏隧洞结构的隧洞预埋孔精准定位的装置,以及步骤简单、操作方便的安装和拆卸上述装置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隧洞预埋孔精准定位的装置,可拆卸的装设于二衬台车模板和待灌浆的初支面之间,包括约束套筒、预埋管和定位支撑杆,所述二衬台车模板上开设有与预埋孔位置对应的通孔,所述约束套筒的端部固定于通孔处,且轴线与通孔的轴线重合,所述定位支撑杆的一段杆段套接于约束套筒内,另一段杆段套接于预埋管内,使所述预埋管与约束套筒同轴,所述预埋管的端部顶撑于初支面上。
作为上述隧洞预埋孔精准定位的装置的进一步改进:
隧洞预埋孔精准定位的装置还包括定位支撑杆,所述定位支撑杆的一段杆段套接于约束套筒内,另一段杆段套接于预埋管内。
所述定位支撑杆的外部涂覆有润滑层。
所述约束套筒上设有沿约束套筒的径向穿入并能调节紧固的紧固件。
预埋管的长度相比二衬台车模板和初支面的间距短10mm。
通孔和约束套筒的内径相比预埋管的外径均大3mm~5mm。
预埋管的内径相比定位支撑杆的直径大3mm~5mm。
一种隧洞预埋孔精准定位的装置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约束套筒的内孔与二衬台车模板上的通孔对齐,并焊接在二衬台车模板上;
S2:将预埋管套接在定位支撑杆的一端外;
S3:将套接在一起的预埋管和定位支撑杆沿约束套筒的内孔插入,直至预埋管的端部顶撑于初支面上;
S4:拧紧约束套筒上的紧固件以固定预埋管和定位支撑杆,完成安装。
一种隧洞预埋孔精准定位的装置的拆卸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待二衬台车模板和初支面之间的混凝土达到拆模条件时,旋松约束套筒上的紧固件;
S2:将定位支撑杆沿约束套筒的轴向抽出;
S3:按照脱模要求对二衬台车模板进行脱模,完成拆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五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铁五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138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