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五金铸件的精密无气泡铸造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08780.0 | 申请日: | 2020-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276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2 |
发明(设计)人: | 黄勇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勇平 |
主分类号: | B22C9/02 | 分类号: | B22C9/02;B22C9/08;B22C9/10;B22C9/24 |
代理公司: | 广东有知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81 | 代理人: | 吴国文 |
地址: | 528200 广东省佛山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五金 铸件 精密 气泡 铸造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五金铸件的精密无气泡铸造工艺,属于铸件铸造技术领域,可以实现设有特制的铸造装置,并通过铸造装置来进行五金套管的铸造,铸造装置中芯通气孔、内通芯孔的设置,可便于浇注过程中,芯头处产生的气体的流出,进而有效减少侵入性气泡的产生,铸造装置中浇液析气管的设置,可为金属液提供一个双重的加速效果,从而显著提高金属液内气体的析出,减少析出性气泡的产生,铸造装置中腔自泄气组件的设置,可便于型腔中因浇注产生的气体的流出,从而进一步的减少侵入性气泡的产生,进而从气泡产生的原因着手,可有效的防止五金套管上出现气泡,从而显著提高套管的成品率,节省了资源,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铸件铸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五金铸件的精密无气泡铸造工艺。
背景技术
铸件是用各种铸造方法获得的金属成型物件,即把冶炼好的液态金属,用浇注、压射、吸入或其它浇铸方法注入预先准备好的铸型中,冷却后经打磨等后续加工手段后,所得到的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物件。铸件的用途非常广泛,而且其用途正在呈不断扩大的趋势,已经具体用到建筑、五金、设备、机床、船舶、航空航天、汽车、机车、电子、计算机、电器、灯具等行业,其中用于五金行业的铸件,统称为五金铸件。
五金套管是常见的五金铸件中的一种,主要作为两配件的连接件,可以起到拼接、固定的作用,通常呈圆管状。
现有技术中,铸造五金套管时,套管上容易出现气泡(气孔),气泡会降低套管的强度,导致套管报废,从而大大降低了成品率,不仅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还会影响套管的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五金铸件的精密无气泡铸造工艺,它可以实现设有特制的铸造装置,并通过铸造装置来进行五金套管的铸造,铸造装置中芯通气孔、内通芯孔的设置,可便于浇注过程中,芯头处产生的气体的流出,进而有效减少侵入性气泡的产生,铸造装置中浇液析气管的设置,可为金属液提供一个双重的加速效果,从而显著提高金属液内气体的析出,减少析出性气泡的产生,铸造装置中腔自泄气组件的设置,可便于型腔中因浇注产生的气体的流出,从而进一步的减少侵入性气泡的产生,进而从气泡产生的原因着手,可有效的防止五金套管上出现气泡,从而显著提高套管的成品率,节省了资源,提高了生产效率。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五金铸件的精密无气泡铸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型芯放于上砂型和下砂型之间,通过芯头、定位槽对型芯进行对准,完成铸造装置的组装;
S2、将金属原料投入熔炼设备,对金属原料进行熔炼,制得金属液,金属液的出炉温度为750-785℃;
S3、将S2中的金属液,经浇液析气管浇注至型腔中,浇注温度控制在730-745℃之间;
S4、金属液凝固后制得毛坯铸件,取出毛坯铸件并对其进行清理,清理完毕再对其进行打磨加工;
S5、通过X射线检测设备,对S4中的铸件进行气泡检测,判断铸件中是否有气泡。
进一步的,所述铸造装置包括相匹配的上砂箱和下砂箱,所述上砂箱内设置有上砂型,所述下砂箱内设置有下砂型,所述上砂型和下砂型之间设有相匹配的型芯,所述型芯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芯头,所述型芯和上砂型、下砂型之间形成有型腔,所述上砂型开设有芯通气孔,所述芯通气孔的两侧均开设有腔通气孔,所述腔通气孔与型腔相连通,所述上砂型内镶嵌安装有浇液析气管,所述腔通气孔内设置有腔自泄气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上砂型、下砂型内均开设有与芯头相匹配的定位槽,两个所述芯头分别与两个定位槽插接,芯头、定位槽的设置,可便于型芯与上砂型、下砂型进行对准,进而防止型芯发生偏斜,提高铸造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勇平,未经黄勇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087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