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表面等离激元共振的微流控流速探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06942.7 | 申请日: | 2020-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941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柯莱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P5/02 | 分类号: | G01P5/02;G01L11/02;G01B11/16;G01N21/55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119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高***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表面 离激元 共振 微流控 流速 探测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表面等离激元共振的微流控流速探测装置,包括:微流控芯片、柔性层、贵金属颗粒,微流控芯片的表面设有流体通道,柔性层包覆流体通道,柔性层在流体通道的入口和出口分别设有开口,贵金属颗粒设置在柔性层内,柔性层为透明材料。应用时,流体在流体通道内流动,柔性层受到压力向外弯曲,改变了贵金属颗粒之间的距离,从而改变了贵金属颗粒的表面等离激元共振波长,通过探测贵金属颗粒的表面等离激元共振波长实现流速探测。本发明具有流速探测精度高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流控流速探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表面等离激元共振的微流控流速探测装置。
背景技术
微流控技术是流体物理学、生物激光技术、微反应器等领域科学研究的重要平台。微流流速检测是微流控技术的重要环节。传统基于热传递和悬臂梁形变的流速检测技术的精度低。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表面等离激元共振的微流控流速探测装置,包括:微流控芯片、柔性层、贵金属颗粒,微流控芯片的表面设有流体通道,柔性层包覆流体通道,柔性层在流体通道的入口和出口分别设有开口,贵金属颗粒设置在柔性层内,柔性层为透明材料。
更进一步地,贵金属颗粒为球形。
更进一步地,贵金属颗粒为长方体。
更进一步地,长方体的长边垂直于流体通道。
更进一步地,长方体的长边相对于柔性层的法线方向倾斜。
更进一步地,柔性层的材料为聚二甲基硅氧烷。
更进一步地,柔性层的厚度小于50微米。
更进一步地,在流体通道的顶部,柔性层薄,在微流控芯片的顶部,柔性层厚。
更进一步地,贵金属颗粒的材料为金或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表面等离激元共振的微流控流速探测装置,包括:微流控芯片、柔性层、贵金属颗粒,微流控芯片的表面设有流体通道,柔性层包覆流体通道,柔性层在流体通道的入口和出口分别设有开口,贵金属颗粒设置在柔性层内,柔性层为透明材料。应用时,流体在流体通道内流动,柔性层受到压力向外弯曲,改变了贵金属颗粒之间的距离,从而改变了贵金属颗粒的表面等离激元共振波长,通过探测贵金属颗粒的表面等离激元共振波长的移动实现流速探测。因为贵金属颗粒的表面等离激元共振波长对贵金属颗粒之间的距离非常敏感,所以本发明具有流速探测精度高的优点。另外,本发明可以实现多点探测。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基于表面等离激元共振的微流控流速探测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又一种基于表面等离激元共振的微流控流速探测装置的示意图。
图3是再一种基于表面等离激元共振的微流控流速探测装置的示意图。
图4是再一种基于表面等离激元共振的微流控流速探测装置的示意图。
图中:1、微流控芯片;2、流体通道;3、柔性层;4、贵金属颗粒。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柯莱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柯莱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069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能回收利用装置及其工艺
- 下一篇:一种插入卡接式夹持的曲线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