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单向突发流量特征的加密流量精细化分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06807.2 | 申请日: | 2020-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298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沈蒙;高振波;祝烈煌;孙天艺;刘星彤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V10/764 | 分类号: | G06V10/764;G06K9/62;G06N3/04;G06N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阳理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9 | 代理人: | 张利萍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单向 突发 流量 特征 加密 精细 化分 方法 | ||
1.一种基于单向突发流量特征的加密流量精细化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从互联网单向流量中,提取单向突发流量序列,具体如下:
单向突发流量a被定义为与HTTP报文的一个片段相对应的数据包的序列;给定单向流P,单向突发流量序列B定义为单向流P中所有单向突发流量长度的序列;
步骤1.1:从数据包中解析构造单向突发流量特征的元信息;
首先,从网络中获取一条单向流P,P中包含K个数据包:P=(p1,p2,…,pi,…,pK),其中pi为第i个数据包;
然后,解析每个数据包获取构造单向突发流量特征的元信息,其中,pi.l表示TCP有效载荷的长度、pi.n表示TCP有效载荷中TLS记录头部的个数、pi.r包含了pi.n个长度值的数组,其中,每个值为TLS记录头部的长度加上TLS记录头部中长度字段值;
步骤1.2:计算单向突发流量序列B;
在TLS的实现中,TLS记录大小是一个重要的参数,根据TLS记录大小的不同,单向突发流量序列B计算分为两种:
第一种:TLS记录大小超过最大报文段长度(MSS),在这种情况下,每个数据包含有1个或者0个TLS记录头部;遍历P中每一个数据包pi,并依次将pi.r中pi.n个长度值加入到单向突发流量序列B中;
第二种:TLS记录大小小于最大报文段长度,在这种情况下,每个数据包含有0个、1个甚至多个TLS记录头部;假设当前遍历到数据包pi时,记seg为在后续TCP有效载荷中剩余TLS记录的长度,a′表示当前正在计算的单向突发流量;首先,将pi.r中pi.n个长度值的总和加到seg和a′上,然后seg减去当前TCP有效载荷的长度pi.l,得到在后续TCP有效载荷中剩余TLS记录的长度;如果seg不等于0,则当前单向突发流量a′尚未结束,如果seg等于0,则当前单向突发流量a′结束,并将a′加到单向突发流量序列B中;
步骤2:构建不含全连接层的卷积神经网络;
其中,卷积层的层数为e,并且最后一层卷积核的数量等于要分类的数量;由于神经网络中没有全连接层,所以它不需要固定长度的数据作为输入,为了节省内存,设置一个长度阈值N,如果序列长度超过阈值N,则截取原始输入的前N个元素;
步骤3:将步骤1得到的单向突发流量序列,输入到步骤2中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
步骤4:使用训练好的卷积神经网络对未知流量分类,即,从单向流量中提取单向突发流量序列,并输入到训练好的神经网络模型中,最终得到预测结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单向突发流量特征的加密流量精细化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的实现方法如下:
步骤3.1:设F∈RD×T为e层卷积层的输出,即输入的单向突发流量序列B的特征表示;D是卷积核的数量,等于要分类的类别数;T是特征图的长度;第一个卷积层在下标t处的等式如下:
其中,C表示在长度为N的单向突发流量序列B上使用长度为3的滤波器WB、偏置参数b和非线性函数ReLU的卷积结果;
步骤3.2:使用全局平均池化层进行分类;
全局平均池化层接受e层卷积的输出,并在时间维度上平均每个特征图,如式(2)所示:
其中,V是全局平均池化层的输出;β表示第β个特征图,j表示第β个特征图的下标;
最后,将softmax分类器应用于V上,如式(3)所示:
其中,WV是要训练的参数,是单向突发流量序列B被预测为每个类的概率;
步骤3.3:定义损失函数的定义;使用交叉熵损失函数来计算预测值与标签yi之间的损失,如式(4)所示:
其中,标签yi采用独热码编码,|X|是模型输入X的数量;如果yij是1,则I(yij=1)=1,否则为0;使用Adam优化器,将训练过程中的损失降到最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0680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