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串行通信的接口装置、方法、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06356.2 | 申请日: | 2020-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353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9 |
发明(设计)人: | 赵贵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芯华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3/40 | 分类号: | G06F13/40;G06F13/42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李莎 |
地址: | 2118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串行 通信 接口 装置 方法 电子设备 | ||
本公开提供一种用于串行通信的接口装置、方法、电子设备。该接口装置包括:发送单元,用于向与所述接口装置对应的对向接口装置发送通信数据,其中所述对向接口装置包括用于存储所述通信数据的存储单元;以及与所述发送单元电耦接的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对向接口装置的输入信息,其中所述输入信息包括所述对向接口装置的存储单元的存储状态信息,其中,所述发送单元被配置为:根据已发送的通信数据的数据量以及所述对向接口装置的存储单元的存储状态信息,确定向所述对向接口装置发送的通信数据的预计数据量。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串行通信的接口装置、方法、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在高速串行通信中,通常需要由接收端向发送端报告接收端的状态。例如,接收端的存储器的存储空间即将消耗殆尽,接收端需要及时告知发送端。如果接收端的状态不能及时传递到发送端,由于传输速率过快,在途的数据无法被缓存,则可能造成丢包。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公开提出了一种用于串行通信的接口装置、方法、电子设备。
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串行通信的第一接口装置。该第一接口装置包括:发送单元,用于向与所述接口装置对应的对向接口装置发送通信数据,其中所述对向接口装置包括用于存储所述通信数据的存储单元;以及与所述发送单元电耦接的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对向接口装置的输入信息,其中所述输入信息包括所述对向接口装置的存储单元的存储状态信息,其中,所述发送单元包括:第一计数单元,被配置为根据由所述发送单元向所述对向接口装置发送的通信数据的数据量,生成指示所述第一接口装置累计发送数据量的第一计数值;以及第二计数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存储状态信息,生成指示所述对向接口装置的存储单元已被读取的数据量的第二计数值,其中,所述发送单元进一步被配置为:基于第一计数值和第二计数值的差值,计算所述对向接口装置的存储单元的可用存储空间;并且基于所述可用存储空间确定向所述对向接口装置发送的通信数据的预计数据量。
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串行通信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确定第一接口装置向与其对应的对向接口装置已发送的通信数据的数据量,其中所述对向接口装置包括用于存储所述通信数据的存储单元;接收来自所述对向接口装置的输入信息,其中所述输入信息包括所述对向接口装置的存储单元的存储状态信息;根据所述第一接口装置向与其对应的对向接口装置已发送的通信数据的数据量,生成指示所述第一接口装置累计发送数据量的第一计数值;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存储状态信息,生成指示所述对向接口装置的存储单元已被读取的数据量的第二计数值;基于第一计数值和第二计数值的差值,计算所述对向接口装置的存储单元的可用存储空间;以及基于所述可用存储空间确定向所述对向接口装置发送的通信数据的预计数据量。
本公开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第一接口装置。
本公开提供的用于串行通信的第一接口装置、方法、电子设备,通过记录向与所述第一接口装置对应的对向接口装置发送的通信数据的数据量以及所述对向接口装置的存储单元的存储状态信息,并根据已发送的通信数据的数据量以及所述对向接口装置的存储单元的存储状态信息,确定向所述对向接口装置发送的通信数据的预计数据量。其中,预计数据量可以通过记录的已发送的通信数据的数据量以及已接收到的所述对向接口装置的存储单元的存储状态信息来进行计算,由于已发送的通信数据的数据量包含在途数据的数据量,而已接收到的所述对向接口装置的存储单元的存储状态信息反映了一个在途过程(即传输延迟)之前的存储状态信息,因此根据二者确定的预计数据量不会造成所述对向接口装置的存储单元的数据溢出,避免了丢包情况的发生。此外,所述第一接口装置自带计数器,并根据计数器的计数计算所述对向接口装置的存储单元的剩余容量,从而不用完全依赖所述对向接口装置发出的在途指示信息。因此,存储单元的最小容量可以设计为最大的在途数据量,也不会造成数据溢出,从而减少对存储空间的消耗。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芯华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芯华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063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