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元配送箱及具有其的物流配送车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04110.1 | 申请日: | 2020-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583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万和顺;胡礼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雪波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20/02 | 分类号: | F28D20/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5 | 代理人: | 韩晓园 |
地址: | 321000 浙江省金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元 配送 具有 物流配送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单元配送箱及具有其的物流配送车,单元配送箱包括储物室、位于所述储物室下方的蓄能室、位于所述蓄能室内的蓄能组件、供能组件和控制器,所述供能组件包括位于所述储物室内的温度传感器、连通所述蓄能室与所述储物室的供能风道、驱使空气在所述储物室与所述蓄能室内循环的供能风机,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供能风机均与所述控制器通讯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流配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元配送箱及具有其的物流配送车。
背景技术
新鲜的农产品运输在物流配送中的占比越来越大,由于其运输过程中需要冷藏或冷冻,一般被称为冷链物流(Cold Chain Logistics),通常指冷藏冷冻类食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
现有冷链运输方式主要有:带有主动制冷机组的箱式冷藏车或被动式保温箱,被动式保温箱带有或没有蓄冷冰板。带主动制冷机组的箱式冷藏车的缺点是需要车辆提供动力、系统复杂、成本高,市场保有量偏低,运输过程中货车温度受气候条件、发电机组的可靠性或车辆自身发动机提供动力的稳定性、以及制冷机组的稳定性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较大。此外,因容积较大、机动灵活性差,不适合零担配送。不带蓄冷冰板的被动式保温箱,其温度同样受环境影响较大、温度不受控等缺点。其中带蓄冷冰板的保温箱,蓄冷冰板放置于储物室内,控温不精确,且需要有配套的冷冻设备冻结冰板,使用前又因冰板要完成相变蓄冷需要一定的过冷度,使用时又需释冷,相对而言比较繁琐、要求较高。
目前常见的冷链运输车辆,制冷供冷系统一般设置在冷藏箱的顶部或侧部,特别是对与运输车可分体组装的冷链配送箱,在将冷藏箱整体装卸过程中由于箱内货物放置与制冷系统重量之间分布不均匀,重心不稳,极易导致箱内物品倾倒损坏甚至箱体倾倒损坏。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单元配送箱及具有其的物流配送车,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元配送箱及具有其的物流配送车。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之一,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单元配送箱,包括储物室,所述单元配送箱还包括位于所述储物室下方的蓄能室、位于所述蓄能室内的蓄能组件、供能组件和控制器,所述供能组件包括连通所述蓄能室与所述储物室的供能风道、驱使空气在所述储物室与所述蓄能室内循环的供能风机,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供能风机均与所述控制器通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供能风道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且连通所述蓄能室与所述储物室的第一风道、设置于蓄能室与储物室之间的回风隔温板上且连通所述蓄能室与所述储物室的回风口,所述第一风道连通至所述储物室的顶部,所述供能风机位于所述蓄能室内,或所述供能风机位于所述储物室内,或所述供能风机位于所述第一风道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风道、至少部分所述回风口分别设置于所述储物室相对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回风隔温板包括顶板、底板、位于顶板和底板之间的流通腔,所述回风口贯穿所述顶板、底板并与所述流通腔连通,所述顶板上靠近所述第一风道的一侧设有与所述流通腔连通的辅助回风口。
进一步地,所述单元配送箱还包括电池仓、位于所述电池仓内的电池组件,所述电池仓位于所述回风口与所述蓄能室之间,所述供能风机设置于所述电池仓与所述蓄能室之间的隔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蓄能组件包括若干蓄能装置、供载能剂流动以给所述蓄能装置提供能量的蓄能通道;所述单元配送箱还包括制冷机组,所述制冷机组包括压缩机、与所述压缩机连接的冷凝器、与所述冷凝器连接的节流元件,所述蓄能通道的入口与所述节流元件连接,所述蓄能通道的出口与所述压缩机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单元配送箱还包括位于所述蓄能室下方的压机仓,构成所述压机仓的壁上设有散热孔,所述压缩机、所述冷凝器位于所述压机仓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雪波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雪波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041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