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寒、缺氧条件下从斑岩型铜矿捕收铜-金的高效捕收剂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202805.6 | 申请日: | 2020-11-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525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 发明(设计)人: | 谢兰馨;田晓东;许永伟;王鹏程;王朝;赖春华;朱贤文;王训青;王铧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部矿业股份有限公司;西部矿业集团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3D1/014 | 分类号: | B03D1/014;B03D101/02;B03D10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 地址: | 810001 ***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寒 缺氧 条件下 斑岩 铜矿 捕收铜 高效 捕收剂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寒、缺氧条件下从斑岩型铜矿捕收铜‑金的高效捕收剂,捕收剂的配方包括黄原酸钠盐15%~20%、一氯乙酸钠15%~25%、二硫代磷酸钠10%~30%、硫代次膦酸钠10%~30%、烷胺15%~30%、二甲亚砜5%~15%、氨基磺酸胍5%~15%、亚牛磺酸5%~15%。本发明通过利用不同类型、不同结构捕收剂之间的构效关系以及协同效应,不仅产生了新的化学产物,促使更多的捕收剂分子吸附在矿物表面,使得矿物自身的可浮性得到提升。同时,不同药剂之间的协同效应还将使本药剂的捕收能力、选择性能和起泡能力达到平衡以表现出更好的Cu‑Au浮选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色金属矿物选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寒、缺氧条件下从斑岩型铜矿捕收铜-金的高效捕收剂。
背景技术
铜被广泛地应用于轻工、电气、机械制造、建筑工业、机械制造、建筑工业、国防工业等领域,在中国有色金属材料的消费中排名第二。
从选矿的角度,铜矿石可以分为硫化铜矿石以及斑岩铜矿石两种,西藏玉龙铜矿是一个特大型斑岩和接触交代混合型铜矿床。斑岩铜矿是世界上储量最丰富的一种铜矿石,世界上超过60%的铜产量出自这类矿石,并且其中还伴生有一定的Au、Ag等贵金属。
捕收剂可以在浮选矿浆中特定矿石表面选择性地形成一个疏水层,从而为疏水颗粒附着在气泡上并进一步在泡沫产品中回收这些颗粒提供条件。
目前市面上使用较多的铜捕收剂有烷基黄原酸盐类、二硫代磷酸盐类以及酯类等多种,但从实际效果上来看可以发现,使用最为广泛的黄原酸盐类捕收剂的选择性弱并且稳定性差,遇水、热、酸均会存在分解的现象。二硫代磷酸盐类捕收剂的选择性强,并具有起泡性,但过量使用会使得泡沫量过多、且泡沫过黏,易夹带脉石矿物,从而对浮选过程以及精矿质量产生影响。此外,通过查阅文献后发现,酯类捕收剂在碱性和酸性矿浆条件下均能较为稳定地存在,并能表现出较强的选择性与捕收能力。
但是对于西藏玉龙铜业而言,其地处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江达县青泥洞乡境内,位于宁静山下,海拔4569—5118米。浮选环境存在高寒、缺氧的挑战,上述常用捕收剂难以在该种条件下获得其最佳的浮选效果。
基于上述原因,复配药剂突显出了其重要性,复配药剂的优势在于其可利用不同药剂之间的协同效应,从而克服单一捕收剂在某种条件下难以充分发挥其捕收性能、以及其起泡性和选择性难以协调的难题。因此,发明一种新型高效捕收剂以实现高寒、缺氧条件下斑岩型铜矿中铜、金的高效捕收,对于避免高原有价金属矿产资源的浪费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高寒、缺氧条件下用于斑岩型铜矿的现有铜-金捕收剂捕收能力、选择性及起泡性不能达到所需效果的缺陷,提供一种配制方法便捷、捕收能力、起泡性与选择性能达到高寒、缺氧条件下从斑岩型铜矿捕收铜-金所需效果的高效捕收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寒、缺氧条件下从斑岩型铜矿捕收铜-金的高效捕收剂,其特征在于:该高效捕收剂代号为TX-410,其配方包括:黄原酸钠盐、一氯乙酸钠、二烃基二硫代磷酸盐、硫代次膦酸钠、烷胺、二甲亚砜、氨基磺酸胍、亚牛磺酸,各组成原料的质量比为:黄原酸钠盐15%~20%、一氯乙酸钠15%~25%、二烃基二硫代磷酸盐10%~30%、硫代次膦酸钠10%~30%、烷胺15%~30%、二甲亚砜5%~15%、氨基磺酸胍5%~15%、亚牛磺酸5%~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部矿业股份有限公司;西部矿业集团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西部矿业股份有限公司;西部矿业集团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028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压套管末屏接地检测及在线监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食物研磨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