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后张法预应力梁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198386.3 | 申请日: | 2020-10-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525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5 |
| 发明(设计)人: | 罗水生;罗学宗;熊锦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泰宏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C3/26 | 分类号: | E04C3/26;E04G21/00;E04G21/1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64000 福建省龙岩市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后张法 预应力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后张法预应力梁及其施工方法,包括梁体,所述梁体内预埋有呈曲线排布的波纹管,所述波纹管内穿设有预应力钢绞线,所述预应力钢绞线的穿进端可拆卸包裹有保护球,所述预应力钢绞线的外周与所述波纹管的内壁之间设有钢球。本申请具有便于预应力钢绞线的穿设和减少波纹管的破损的效果,从而提高预应力钢绞线的张拉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结构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后张法预应力梁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预应力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包括先张法和后张法。其中先张法施工工艺能够保证预应力筋与混凝土之间的有效粘结力,施工简单,但是其仅适用于中小型构件的工业化生产。对于大型构件的工业化生产,通常采用后张法施工工艺。
后张法的施工步骤为:先制作构件,并根据预应力钢绞线的位置于构件体内预设波纹管,以留出供预应力钢绞线穿过的孔道,在预留孔道中穿入预应力钢绞线;待构件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规定的强度(一般不低于设计强度标准值的75%)后,进行预应力钢绞线的张拉,并利用锚具把张拉后的预应力钢绞线锚固在构件的端部,依靠构件端部的锚具将预应力钢绞线的预张拉力传给混凝土,使其产生预压应力;最后在孔道中灌入水泥浆,使预应力钢绞线与混凝土构件形成整体。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为了提高梁体的预应力施加效果,往往将波纹管呈曲线排布,以预留出预应力钢绞线的张拉余量,因此预应力钢绞线在穿设过程中,预应力钢绞线易摩擦损伤波纹管,尤其是摩擦损伤波纹管弯曲处的内壁,从而易导致梁体的混凝土渗入波纹管内,进而不利于预应力钢绞线的张拉。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预应力钢绞线的张拉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后张法预应力梁及其施工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后张法预应力梁,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后张法预应力梁,包括梁体,所述梁体内预埋有呈曲线排布的波纹管,所述波纹管内穿设有预应力钢绞线,所述预应力钢绞线的穿进端可拆卸包裹有保护球,所述预应力钢绞线的外周与所述波纹管的内壁之间设有钢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保护球,以包裹住预应力钢绞线的尖锐部位,能够减少预应力钢绞线的端部的尖锐部位划伤波纹管内壁的情况发生;通过设置钢球,使得预应力钢绞线在穿进过程中与波纹管内壁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进而大大减少对波纹管内壁的摩擦损伤;并且钢球的存在能够起到对预应力钢绞线的定位作用,使得预应力钢绞线尽可能与波纹管同轴,从而有利于提高预应力钢绞线的张拉效果。
可选的,所述预应力钢绞线的外周套设固定有多个沿所述预应力钢绞线长度方向间隔排布的保持架,所述钢球设为多个,且各钢球沿所述保持架周向安装于保持架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持架能将钢球进行分隔限位,以限定钢球的位置,使得钢球能够均匀分布于预应力钢绞线,从而有效减少预应力钢绞线的外壁与波纹管内壁的直接接触,进而减少对波纹管内壁的损伤。
可选的,所述保持架包括多个与所述钢球间隔排布的保持块和用于将钢球和保持块串联成一起的连接绳,所述保持块的侧面与所述预应力钢绞线的外壁抵接,各所述钢球所组成的虚拟外圆大于各所述保持块所组成的虚拟外圆;所述连接绳的首尾端通过连接件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保持架与预应力钢绞线的安装,即先将串联好保持块和钢球的连接绳环绕预应力钢绞线,然后通过连接件将连接绳首尾端进行固定,从而实现保持架与预应力钢绞线的安装,方便快捷;并且保持架为链式结构,因此形态较为灵活多变,可适用于不同直径尺寸的预应力钢绞线;并且通过保持块的设置,起到支撑钢球的作用,即减少钢球与预应力钢绞线的直接接触,减少钢球滚动时与预应力钢绞线之间的摩擦阻力,从而确保预应力钢绞线的穿设顺畅性。
可选的,所述保持块与所述预应力钢绞线外壁的抵接面设有防滑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泰宏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泰宏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983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分切机
- 下一篇:一种地下室木饰面装饰设计的防潮处理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