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压实机构及所应用的轮毂铸造模具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95974.1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225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简伟文;赵海东;吴概;陈振明;张振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南海奔达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8/04 | 分类号: | B22D18/04;B22D2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234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构 应用 轮毂 铸造 模具 系统 | ||
1.压实机构,包括压实驱动机构、压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实驱动机构包括集成顶板,所述集成顶板包括基板和盖板,所述基板呈锅状具有倾斜的锅壁,所述基板的锅口朝上,所述锅壁上布置有多个呈辐射状排列的条形滑槽,多个所述条形滑槽以同心的环形架构布局;所述压杆呈T型具有头部和杆体部,所述压杆的杆体部穿过所述条形滑槽而向所述基板的下方以向外倾斜方向延伸出来;所述盖板的下底面也呈锅底状固连在所述基板的上面,所述压杆的头部被限制在所述基板与盖板之间但能够在所述盖板的下面沿所述条形滑槽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实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滑槽的上部呈沉降坑状形成上部凹坑,所述上部凹坑包括有坑底壁,所述坑底壁上设置有条形通孔,所述盖板覆盖住所述上部凹坑的槽口,所述压杆的头部被限定在所述上部凹坑中不能从所述条形通孔中向下脱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实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和盖板分别呈环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实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和盖板通过螺栓可拆卸地固连在一起,或者通过焊接固连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1到4任一所述的压实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实驱动机构还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轴连接到所述集成顶板,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集成顶板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实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为驱动油缸、驱动电机或者驱动气缸。
7.轮毂铸造模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到6任一所述的压实机构以及轮毂铸造模具,所述轮毂铸造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和侧模,所述上模、下模和侧模组合形成轮毂的铸造型腔,所述铸造型腔包括中部的轮芯腔、外围的轮辋腔以及连通所述轮芯腔与轮辋腔的轮辐腔;所述上模的上部中央区域具有上凹腔,在所述上模中还倾斜地设置有适配于所述压杆的杆通道,所述杆通道从所述上凹腔出发,经所述轮辐腔与所述轮辋腔之间相交的并位于所述上模上的转角部位而连通所述铸造型腔,所述压实机构布置在所述上模的上方,所述集成顶板位于所述上凹腔内;所述压杆活动穿插在所述杆通道中,当所述集成顶板推动所述压杆在所述杆通道中上下移动时,所述压杆的头部也同时沿所述条形滑槽滑移而适配性地调整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轮毂铸造模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杆的尾端面形状适配于轮辋与轮辐之间的转角过渡部位。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轮毂铸造模具系统,其特征在于,在靠近所述轮辐腔中部区域的下模腔壁体上设置有冷媒管,所述冷媒管用于让位于其侧边的轮辐腔中的金属液局部率先凝固形成轮辐结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改进的轮毂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媒输送装置,所述冷媒输送装置连通所述冷媒管,所述冷媒输送装置用于向所述冷媒管提供冷却用水或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南海奔达模具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南海奔达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9597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