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三维人脸建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95044.6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888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华;卢迪;王文杰;张蕾;苏泽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17/00 | 分类号: | G06T17/00;G06T5/00;G06T7/33;G06T7/11;G06N3/04;G06N3/08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涂秀清 |
地址: | 710048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卷积 神经网络 三维 建模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三维人脸建模方法,具体按照如下步骤实施:步骤1,使用Kinect相机分别从人脸的左侧、右侧和正前方采集人脸点云信息;步骤2,对步骤1采集到的人脸点云信息进行预处理,分割出目标物体点云,并对点云进行除噪和平滑;步骤3,采用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配准方法,得到三个方向的平移配准参数和三个方向的旋转配准参数,实现点云的配准拼接;步骤4,利用泊松曲面重建法,对点云进行三维重建。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点云数据采集受环境影响大、计算量大、配准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视觉领域,涉及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三维人脸建模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视觉的飞速发展,和人脸三维数字化在医疗、影视动画制作、人机交互等领域需求的不断扩大,人脸三维建模越来越成为计算机视觉的研究热点。一个快速、完整、精确的三维人脸重建的系统能够广泛的应用于各行各业,有效的推动产业智能化。
传统双目视觉的三维数字化通过双目摄像机获取图像,提取图像中被测物的表面纹理特征进行特征匹配,从而获得点云图,虽然成本低,但受环境光照和被测物体表面纹理复杂度的影响较大,点云密度低,三维建模粗糙。基于结构光的三维数字化虽然不受被测物体表面纹理复杂度的影响,但是受环境光影响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三维人脸建模方法,解决了现有三维重建技术中存在的受环境影响大,配准效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三维人脸建模方法,具体按照如下步骤实施:
步骤1,使用Kinect相机分别从人脸的左侧、右侧和正前方采集人脸点云信息;
步骤2,对步骤1采集到的人脸点云信息进行预处理,分割出目标物体点云,并对点云进行除噪和平滑;
步骤3,采用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配准方法,得到三个方向的平移配准参数和三个方向的旋转配准参数,实现点云的配准拼接;
步骤4,利用泊松曲面重建法,对点云进行三维重建。
本发明的特点特点还在于,
步骤2具体为:
步骤2.1,对Z轴方向上的维度设置一定的深度距离阈值,将目标物点云与其他距离较远的无用信息分割出来,表达式如下:
D(z)为分割后获取的点云数据,若点在最大阈值Depth_Max和最小阈值Depth_Min之间,就分割出来,若在范围之外就舍弃掉;
步骤2.2,将步骤2.1分割出来的点云通过快速双边滤波法,进行高斯线性卷积和双线性插值,对点云数据进行除噪和平滑。
步骤2.2具体如下:
步骤2.2.1,对步骤2.1分割出来的每一个点云数据点p=(x,y,z),求出它的m个邻域点qi(xi,yi,zi)及其深度值di(u,v);
步骤2.2.2,计算光顺滤波函数GS和Gr以及三维高斯核函数G,计算公式如下:
G=Gs*Gr (4)
其中,Gs为空间邻近度因子,Gr为深度相似性因子,σs和σr分别为空间邻域标准差和深度标准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工程大学,未经西安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9504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