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尾气后处理罐的出气管道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94630.9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027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李疆;陈平;余华川;张逊;瞿中华;张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卡福汽车制动转向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13/08 | 分类号: | F01N13/08;B23P15/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廖龙春 |
地址: | 401122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尾气 处理 出气 管道 | ||
本发明涉及尾气处理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尾气后处理罐的出气管道,包括出气管道本体,所述出气管道本体由液压成型方法加工成型,出气管道本体液压成型后在出气管道本体的侧壁上具有椭圆形平台,椭圆形平台的底壁加工有通孔,通孔与出气管道本体的内部相通。本发明中的出气管道本体通过液压成型方法加工成型,结构整体性更好,避免焊接工序,减少了焊缝产生尾气泄露的风险,减少加工工序,提高原材料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出气管道的外观质量,增强出气管道的尺寸稳定性,解决了出气管道的尺寸偏差较大而影响装配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尾气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尾气后处理罐的出气管道。
背景技术
车辆尾气后处理罐的出气管通常为一个不锈钢管弯曲件,且管径与壁厚比相对较大,呈90°弯头状。弯头零件几乎无直边,且出气管的管头两端均有装配要求,对出气管的管头两端的尺寸要求较高。传统的出气管通常采用两个成型后的冲压件扣合搭接焊接而成,而传统方法的加工工序多、加工节拍慢、材料利用率低、焊接部位较多导致尺寸偏差较大而影响装配的问题,因此,亟需一种新的、无需焊接而成的出气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尾气后处理罐的出气管道,以解决由传统方法制备的出气管的尺寸偏差较大而影响装配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尾气后处理罐的出气管道,包括出气管道本体,所述出气管道本体由液压成型方法加工成型,出气管道本体液压成型后在出气管道本体的侧壁上具有椭圆形平台,椭圆形平台的底壁加工有通孔,通孔与出气管道本体的内部相通。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液压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管件下料:取原材料并将管件料成所需长度;
S2、预成型:通过预成型加工改变管件的外形,使得管件的外形与液压成型模具的模腔相似;
S3、液压成型:将预成型后的管件放入液压成型模具的模腔内,管件内壁型腔内注入400MPa高压液体,进行液压成型,得到成型制品;
S4、切断:将成型制品切割,得到多个出气管道本体。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利用钻孔设备在所述步骤S4中得到的出气管道本体上的椭圆形平台上加工通孔,通孔的数量为两个,得到出气管道成品。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出气管道本体的壁厚为2mm。
本方案的原理及优点是:本方案中,出气管道本体通过液压成型方法加工成型,结构整体,壁厚均匀,避免焊接工序,减少加工工序,提高原材料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出气管道的外观质量,增强出气管道的尺寸稳定性,解决了出气管道的尺寸偏差较大而影响装配的问题,克服了传统方法的诸多缺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一种尾气后处理罐的出气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钻孔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压紧板关闭时钻孔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出气管道本体1、椭圆形平台2、通孔3、工作台4、限位筒5、压紧板6、弧形限位件7、电磁铁8、开关9、安装块10、转轴11、齿轮12、齿条13、钻头14、钻孔通道15、电机16、液压缸17、安装板18、第一弹簧19、第二弹簧20、推板21。
本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所示:一种尾气后处理罐的出气管道,包括出气管道本体1,出气管道本体1由液压成型方法加工成型,该液压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卡福汽车制动转向系统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卡福汽车制动转向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946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静电硅胶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护眼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