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纯电力驱动的轻型直升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92565.6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747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吴松楠;徐朝梁;罗伯特·索林格·沃尔夫冈;陈国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C27/82 | 分类号: | B64C27/82;B64D27/24;B64C27/06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王世磊 |
地址: | 333001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 驱动 轻型 直升机 | ||
1.一种纯电力驱动的轻型直升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模块(100)、主旋翼组件(200)、尾旋翼组件(300)、操控系统(400),所述动力模块(100)、主旋翼组件(200)位于直升机机身上平台区域,所述尾旋翼组件(300)位于直升机垂尾顶部,所述操控系统(400)位于直升机前机身区域,所述动力模块(100)通过线缆分别与所述主旋翼组件(200)、所述尾旋翼组件(300)、所述操控系统(400)电相连,所述操控系统(400)通过电信号线缆分别与所述主旋翼组件(200)和所述尾旋翼组件(300)电相连;
所述动力模块(100)包括氢燃料电池供电装置,用于向全机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纯电力驱动的轻型直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旋翼组件(200)包括主桨叶(201)、主桨叶变距拉杆(202)、主旋翼轴(203)、主旋翼电机(204)、主旋翼电机机匣(205)、主旋翼作动装置(206);
所述主旋翼电机(204)位于所述主旋翼组件(200)的中心位置,用于驱动所述主旋翼作动装置(206);所述主旋翼轴(203)一端具有啮齿,其插入所述主旋翼电机(204)中心与所述主旋翼电机(204)齿轮配合连接,由主旋翼电机(204)带动主旋翼轴(203)旋转;所述主桨叶(201)连接于所述主旋翼轴(203)另一端,所述主桨叶变距拉杆(202)一端与所述主桨叶(201)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主旋翼作动装置(206)输出端转动连接;所述主旋翼作动装置(206)位于所述主桨叶(201)与所述主旋翼电机(204)之间,套装在所述主旋翼轴(203)上,与所述主旋翼轴(203)齿轮配合连接;所述主旋翼电机(204)容纳于所述主旋翼电机机匣(205)中,用于保护电机;所述主旋翼电机(204)与所述动力模块(100)电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纯电力驱动的轻型直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旋翼组件(300)包括尾桨叶(301)、尾桨叶变距拉杆(302)、尾旋翼轴(303)、尾旋翼电机(304)、尾旋翼电机机匣(305)、尾旋翼作动装置(306);
所述尾旋翼电机(304)位于所述尾旋翼组件(300)的中心位置,用于驱动所述尾旋翼作动装置(306);所述尾旋翼轴(303)一端具有啮齿,其插入所述尾旋翼电机(304)中心与所述尾旋翼电机(304)齿轮配合连接,由尾旋翼电机(304)带动尾旋翼轴(303)旋转;所述尾桨叶(301)固定连接于所述尾旋翼轴(303)另一端,所述尾桨叶变距拉杆(302)一端与所述尾桨叶(301)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尾旋翼作动装置(306)转动连接;所述尾旋翼作动装置(306)位于所述尾桨叶(301)与所述尾旋翼电机(304)之间,套装在所述尾旋翼轴(303)上,与所述尾旋翼轴(303)齿轮配合连接;所述尾旋翼电机(304)容纳于所述尾旋翼电机机匣(305)中,用于保护电机;所述尾旋翼电机(304)与所述动力模块(100)电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纯电力驱动的轻型直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旋翼作动装置(206)包括主旋翼助力器(2061)、主旋翼助力器电信号接口(2062)、主旋翼助力器输出摇臂(2063)、主旋翼助力器安装接头(2064)、主旋翼助力器固定件(2065);
所述主旋翼助力器固定件(2065)位于所述主旋翼作动装置(206)中心位置,套装于所述主旋翼轴(203)上,并与其齿轮配合连接,所述主旋翼助力器(2061)均布于在所述主旋翼助力器固定件(2065)周围,并通过所述主旋翼助力器安装接头(2064)与所述主旋翼助力器固定件(2065)连接,其安装位置和数量与所述主桨叶(201)的桨叶位置和数量相对应;所述主旋翼助力器(2061)一端设有所述主旋翼助力器电信号接口(2062),用于输入电信号,另一端设有所述主旋翼助力器输出摇臂(2063),所述主旋翼助力器输出摇臂(2063)与所述主桨叶变距拉杆(202)转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9256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