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卵形鲳鲹与扇贝立体混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88586.0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933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苏炳威;黄春仁;王申;徐珂珂;陈晓莹;刘玉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大麟洋海洋生物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10 | 分类号: | A01K61/10;A01K61/54;A23K50/80;A23K10/22;A23K10/20;A23K20/116;A23K10/37;A23K10/3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文小花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卵形 扇贝 立体 混养 方法 | ||
1.一种卵形鲳鲹与扇贝立体混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养殖区的设置:选择在海域区的中上游区域,选择水深8~12m设置网箱,在网箱内设置养殖笼;
S2、水质调节:将养殖网箱pH调节为6.5~7.5,盐度为23~25,溶解氧为6~8mg/L,氨氮为0.21~0.58mg/L,亚硝氮为0.15~0.44mg/L;
S3、苗种投放:在网箱内投放鱼苗,投放密度为600~800尾/m3,投放鱼苗饵料,养殖40~60天后,将贝苗放到养成笼置于网箱底部,每层500~600枚,每25~35天换笼一次,投放混合饵料,当扇贝壳高2~3cm后进行分笼,每层200~300枚,层间距10~15cm,网目4~5mm;
S4、水质交换:鱼苗投放30日内网箱中日换水量为总网箱水总量的20~40%,30~60日后,日换水量为50~70%;
S5、水流刺激:在鱼苗生长5cm后,进行水流刺激,每隔3~5天调节网箱内的水流速大于海水流速;
S6、捕捞:当卵形鲳鲹养殖至成鱼时进行捕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卵形鲳鲹与扇贝立体混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鱼苗饵料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鲢鱼肉10~50份、强化轮虫12~38份、玉米素10~30份、富硒麸皮8~22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卵形鲳鲹与扇贝立体混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饵料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绿豆粉5~10份、甘草粉9~15份、小新月菱形藻粉8~20份、鸡蛋黄2~10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卵形鲳鲹与扇贝立体混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鱼苗饵料的日投放量为鱼体重的20~3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卵形鲳鲹与扇贝立体混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饵料的日投放量为鱼和扇贝体重的30~50%。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卵形鲳鲹与扇贝立体混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鱼苗饵料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鲢鱼肉50份、强化轮虫38份、玉米素30份、富硒麸皮22份。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卵形鲳鲹与扇贝立体混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饵料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绿豆粉10份、甘草粉15份、小新月菱形藻粉20份、鸡蛋黄10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大麟洋海洋生物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大麟洋海洋生物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8858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农业机械用支撑检修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空气净化处理功能的实验室通风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