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辅助托升机构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85724.X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249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王路;侯景全;牛伟龙;王飞;杜星杰;敬甫盛;菅文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神华铁路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67/02 | 分类号: | B65G67/02;B65G69/00 |
代理公司: |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郑小粤 |
地址: | 100011 北京市东***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辅助 机构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辅助托升机构及装置。所述辅助托升机构包括:承载底座、升降组件、支撑组件与传力组件,所述升降组件与所述支撑组件装设在所述承载底座上,所述传力组件与所述支撑组件可转动连接,所述传力组件用于与敞车下侧门相抵触,所述升降组件与所述传力组件相连,所述升降组件带动所述传力组件相对于所述支撑组件转动,且所述升降组件能够在调节后的升降高度处自锁固定。利用上述辅助托升机构对敞车下侧门进行挑起,能够保证敞车下侧门获得有效的挑起高度,满足敞车下侧门的检修需求,保证了作业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敞车装卸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辅助托升机构及装置。
背景技术
根据市场调研,运煤敞车往往通过下侧门对所运煤料进行装卸,由于装卸方式不规范或者外界影响因素使得下侧门会出现凹凸、扭曲、卷边等变形缺陷。因此,需要定期对下侧门的边框进行检修。目前,主要依靠人工将下侧门挑起,但是,下侧门所挑起的高度往往无法满足检修需求,影响作业效率。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下侧门的挑起高度无法满足检修需求,影响作业效率的问题,提供一种辅助托升机构及装置。
一种辅助托升机构,所述辅助托升机构包括:承载底座、升降组件、支撑组件与传力组件,所述升降组件与所述支撑组件装设在所述承载底座上,所述传力组件与所述支撑组件可转动连接,所述传力组件用于与敞车下侧门相抵触,所述升降组件与所述传力组件相连,所述升降组件带动所述传力组件相对于所述支撑组件转动,且所述升降组件能够在调节后的升降高度处自锁固定。
一种辅助托升装置,包括所述的辅助托升机构,还包括移动机构,所述辅助托升机构通过所述承载底座与所述移动机构安装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力组件包括传力托杆、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所述传力托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相连,所述传力托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相连,所述传力托杆用于与所述敞车下侧门相抵触,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均与所述支撑组件可转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力托杆包括滚动轴,所述第一连接杆远离所述支撑组件的一端设有第一转动座,所述第二连接杆远离所述支撑组件的一端设有第二转动座,所述滚动轴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所述滚动轴的其中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一转动座转动配合,所述滚动轴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二转动座转动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所述传力组件还包括第一适配件与第二适配件,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第二支撑件均装设在所述承载底座上,所述第一适配件与所述第一连接杆朝向所述支撑组件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适配件与所述第二连接杆朝向所述支撑组件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支撑件的端部设有第一转动槽,所述第一适配件伸入所述第一转动槽与所述第一支撑件转动配合,所述第二支撑件的端部设有第二转动槽,所述第二适配件伸入所述第二转动槽与所述第二支撑件转动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第一升降件与第二升降件,所述第一升降件与所述第二升降件间隔设置在承载底座上,且所述第一升降件与所述第一支撑件相对位,所述第二升降与所述第二支撑件相对位,所述第一升降件与所述第一适配件安装配合,所述第二升降件与所述第二适配件安装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升降件包括第一液压缸与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液压缸通过所述第一固定座与所述承载底座固定配合,所述第一适配件上设有第一过渡座,所述第一液压缸的第一活塞杆与所述第一过渡座活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升降件包括第二液压缸与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二液压缸通过所述第二固定座与所述承载底座固定配合,所述第二适配件上设有第二过渡座,所述第二液压缸的第二活塞杆与所述第二过渡座活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神华铁路装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神华铁路装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8572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