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集成式回水管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78114.7 | 申请日: | 2020-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606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张振平;蔡文华;刘红武;朱素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P11/04 | 分类号: | F01P11/04;B60H1/04;F01N3/20 |
代理公司: | 深圳腾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80 | 代理人: | 李晓鹏 |
地址: | 537005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成 回水 结构 | ||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集成式回水管结构,使得整车水管在连接时,管路无需从整车大梁穿过,布置更为紧凑,便于整车水管安装连接,同时,将暖风回水管和SCR回水管设置在发动机后端上方也更利于维修,无需搬起发动机,降低了维修人员的维修难度。本申请包括:副水箱接管、水泵进水管、暖风回水管以及SCR回水管,所述副水箱接管安装在所述水泵进水管的接口处;所述暖风回水管和所述SCR回水管安装在所述副水箱接管上方靠近发动机后端处。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发动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集成式回水管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发动机上一般暖风回水口、SCR回水口是布置在发动机进水管上,位于发动机下方,靠近整车大梁处,这种情况使得整车水管连接时,管路要从整车大梁处穿过,导致管路难接、布置杂乱以及装配困难的同时,也因为要抬起发动机才能维修而导致维修难度大。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集成式回水管结构,使得整车水管在连接时,管路无需从整车大梁穿过,布置更为紧凑,便于整车水管安装连接,同时,将暖风回水管和SCR回水管设置在发动机后端上方也更利于维修,无需搬起发动机,降低了维修人员的维修难度。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集成式回水管结构,包括:副水箱接管、水泵进水管、暖风回水管以及SCR回水管,所述副水箱接管安装在所述水泵进水管的接口处;所述暖风回水管和所述SCR回水管安装在所述副水箱接管上方靠近发动机后端处。
可选的,所述暖风回水管设置有暖风回水接头,所述暖风回水接头用于与所述副水箱接管连接。
可选的,所述SCR回水管设置有SCR回水接头,所述SCR回水接头用于与所述副水箱接管连接。
可选的,所述副水箱接管处还设置有两个回水口,所述副水箱接管通过所述回水口分别与所述暖风回水接头和所述SCR回水接头连接。
可选的,所述暖风回水接头与所述回水口垂直相连,所述SCR回水接头与所述回水口垂直相连。
可选的,所述副水箱接管设置有副水箱回水口,所述副水箱回水口位于所述发动机后端上方。
可选的,所述暖风回水管还设置有暖风回水口,所述暖风回水口位于所述发动机后端上方。
可选的,所述SCR回水管还设置有SCR回水口,所述SCR回水口位于所述发动机后端上方。
可选的,所述副水箱回水口、所述暖风回水口和所述SCR回水口的末端均设置有连接凸起。
可选的,所述副水箱接管处还设置有两个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用于固定管路。
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本方案中,通过将副水箱接管安装在水泵进水管的接口处,将副水箱回水口引到发动机后端上方,在副水箱接管上方连接暖风回水管和SCR回水管,使得整车水管在连接时,管路无需从整车大梁穿过,布置更为紧凑,便于整车水管安装连接,同时,将暖风回水管和SCR回水管设置在发动机后端上方也更利于维修,无需搬起发动机,降低了维修人员的维修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集成式回水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申请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用于说明各部件或组成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并不特别限定各部件或组成部分的具体安装方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781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