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捷式养老用转运床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68145.4 | 申请日: | 2020-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535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邵振华;郑明;曾霞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闽江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G1/02 | 分类号: | A61G1/02;A61G1/04 |
代理公司: | 厦门原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101 | 代理人: | 龚杰奇 |
地址: | 350108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捷 养老 转运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养老领域,具体是一种便捷式养老用转运床及其控制方法,便捷式养老用转运床包括固定床体与移动床体,固定床体包括床架、伸缩机构、伸缩杆、横栏、控制开关与控制器,床架的躺板两侧分别设置有伸缩杆,伸缩杆的顶部连接有横栏,伸缩机构均匀成列设置于床架的躺板上,床架的侧壁上还安装有控制开关与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伸缩机构和控制开关电性连接;本发明提供的便捷式养老用转运床能够实现老年用户于床体间的便捷转移,降低了老年用户床体间转移的工作量,且大大降低了老年用户转移过程受到伤害的风险;此外,该床体能够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进行软硬度调节,具有较强的适用性,适宜进一步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养老领域,具体是一种便捷式养老用转运床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已进入老年化社会,所以开发出一款舒适且能够满足大多数人群需求的养老床显得尤为关键。在养老院内部分老年人由于特殊原因难以移动,当需在两床间进行转移时,需要通过护工或者家属将老人抱、抬到相应的床上,此方式给护工和家属带来较大的工作量外,更重要的是可能在移动的过程中给老年人带来伤害。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便捷式养老用转运床及其控制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便捷式养老用转运床,包括固定床体与移动床体,所述固定床体包括床架、伸缩机构、伸缩杆、横栏、控制开关与控制器,所述床架的躺板两侧分别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顶部连接有横栏,所述伸缩机构均匀成列设置于床架的躺板上,所述床架的侧壁上还安装有控制开关与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伸缩机构和控制开关电性连接;
所述伸缩机构包括筒状壳体、压力检测模块、底座、气路、电磁阀、套筒、线圈、筒状外壳、升降管、环状磁铁、连接杆、柱塞及环型顶板,所述筒状壳体的顶部开设有开口,所述筒状壳体的内腔底部设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内部设有气路,所述气路上的主气路贯穿底座顶部,气路上的支气路贯穿底座的侧壁,所述底座的主气路上设有电磁阀,所述底座的顶部设有套筒,所述气路主气路罩于套筒中,所述套筒的顶部设有通孔,所述压力检测模块安装于柱塞的顶部或套筒的内腔顶部,所述套筒的外侧绕设有线圈,所述线圈的外侧套有筒状外壳,所述筒状外壳的顶部固定有环型顶板,所述筒状壳体的上端可升降设有升降管,所述升降管的下端穿过筒状壳体顶部开口及环型顶板的配合间隙,所述升降管的内腔底部设置有环状磁铁,所述套筒内设有柱塞,所述柱塞的顶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上端固定于升降管的内腔顶部,所述压力检测模块、电磁阀及线圈均匀控制器电性连接;
所述移动床体包括床体、安装于床体底部的万向轮及均匀安装于床体侧壁上的承托板,所述承托板的宽度不大于伸缩机构的直径,相邻两组承托板中点的间距h等于相邻两组伸缩机构轴线间距的两倍。
进一步的,所述床架的前后侧壁上分别设有滚珠,所述床体的两侧分别连接有对位板,所述移动床体推入固定床体时,两侧对位板分别与床架的前后侧壁上的滚珠相抵。
优选的,所述床体与承托板相远离的侧壁上设有扶把。
优选的,所述床架的躺板底部设有用于为固定床体供电的蓄电池。
进一步的,所述柱塞、连接杆均与套筒间隙配合。
优选的,所述伸缩机构的顶部该有一层柔性床垫。
本发明还进一步提供如上述便捷式养老用转运床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通过控制开关启动伸缩机构,控制器控制各伸缩机构中线圈上的电流逐渐增大,线圈上的电流增大通过环状磁铁带动逐渐升降管上升;
2)当压力检测模块检测到压力时,控制器控制线圈上的电流停止增加,并记录此时的电流值作为起始电流值;
3)通过控制开关进行输入,控制器控制各线圈上的电流在起始电流值基础上进行增加来实现床体的硬度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闽江学院,未经闽江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6814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