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人体维生素B12含量检测的释放剂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56000.2 | 申请日: | 2020-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854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1 |
发明(设计)人: | 仝艳艳;王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利德曼生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543 | 分类号: | G01N33/543;G01N21/76 |
代理公司: | 天津翰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0 | 代理人: | 付长杰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人体 维生素 b12 含量 检测 释放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为一种用于人体维生素B12含量检测的释放剂及其应用,包括变性剂R1和中和剂R3;变性剂R1为Tris‑Hcl体系强碱溶液,中和剂R3为Tris‑Hcl体系的无水乙醇、三(2‑羧乙基)膦溶液。本发明提供的维生素B12释放剂通过变性剂R1强碱溶液从结合蛋白中解离维生素B12,然后在中和剂R3的作用下实现磁微粒化学发光检测,B12释放剂与对应的检测试剂及检测方法,可有效、完全的释放样本中的维生素B12,检测结果灵敏度高,能够检测到低浓度维生素B12,重复性好,性能能达到国际产品的水平。并且对样品的前处理要求低、可快速高通量检测大批量样本,便于临床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体外免疫诊断试剂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血清或肝素血浆中维生素B12含量检测的释放剂的制备,应用于一种采用磁微粒化学发光技术和抗原-抗体结合技术检测人体维生素B12含量的磁微粒化学发光检测试剂。
背景技术
维生素B12,又名氰钴胺素,是一种一个钴原子周围的有四个吡咯环的类咕啉化合物,分子量为1355。钴胺素主要来源于动物产品,如肉、蛋、牛奶和其他乳制品。人体吸收维生素B12需要借助一种胃肠道分泌物(内因子),维生素B12和这种蛋白质附着在回肠黏膜上的受体形成一种复合体,在回肠粘膜上一种被称为运钴胺素的蛋白质将维生素B12从黏膜细胞中转移到血液和组织中。除储存在骨髓以及其他组织外,大多数维生素B12被储存在肝脏。如果需要,它们就会由B12结合蛋白质(转钴胺)承载并释放到血浆中去。
维生素B12在体内以辅酶的形式存在,可以增加叶酸的利用率,促进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其和叶酸一样都是正常DNA(脱氧核糖核酸)合成中所不可或缺的,具有活化氨基酸的作用和促进核酸的生物合成,可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它对婴幼儿的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促进红细胞的发育和成熟,使肌体造血机能处于正常状态,预防恶性贫血,维护神经系统健康;参与新陈代谢,是神经系统功能健全不可缺少的维生素,并参与神经组织中一种脂蛋白的形成。
Vitamin B12和叶酸是通过蛋氨酸合成的反应路径连接的,所以两者中任何一样缺乏都会扰乱代谢途径,导致同样的症状和医学问题。在临床上维生素B12常与叶酸、同型半胱氨酸、铁蛋白等联合检测,用于对糖尿病、贫血症等进行临床分析。大量的研究表明维生素B12贫乏也是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症的诱因,同时也与老年痴呆症、抑郁症以及冠心病等有关。维生素B12缺乏也是怀孕早期流产、反复性流产的危险因素之一。人体缺乏维生素B12时易造成神经系统不可逆损害,引起烦躁不安、记忆衰退等症状。过量的摄入可能会出现哮喘、荨麻疹、湿疹、面部浮肿、寒颤等过敏反应,也可能引发神经兴奋、心前区痛和心悸;也有报道认为过量可能会促进肿瘤发生。因此临床上建议对该类维生素做到先检测再补充,不缺乏不补充。
目前,定量测定VB12的方法,有微生物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以及放射免疫法(RIA)。维生素B12在体内是与蛋白结合而存在的,所以在检测血清或血浆等生物样本时,需要对样本进行前处理,使其将维生素B12由结合蛋白上释放出来,再进行检测。现有问题是对样本进行前处理时解离不彻底,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且不能够检测到低浓度维生素B12水平,重复性较差,无法形成统一标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阐述一种高效、简单、快速的用于人血清或肝素血浆中维生素B12含量检测的释放剂,并应用于相应的免疫检测方法中,以解决现有产品释放不完全、重复性差的技术问题。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人血清或肝素血浆中维生素B12含量检测的释放剂,包括变性剂R1和中和剂R3;变性剂R1为Tris-Hcl体系强碱溶液,中和剂R3为Tris-Hcl体系的无水乙醇、三(2-羧乙基)膦溶液。
所述变性剂R1的pH值为12.0~13.0,包括:Tris-Hcl,浓度为7.5~8.2g/L;氢氧化钠,浓度为20.0-22.0g/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利德曼生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利德曼生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560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