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露地生姜与棚架葡萄立体种植共生的增效栽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54423.0 | 申请日: | 2020-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692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周弦;刘燃;王显凤;贾切;田庆忠;刘奕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大学;湖北美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重庆市幅沅农业生物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重庆市永川区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 |
主分类号: | A01G22/25 | 分类号: | A01G22/25;A01G17/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信立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0 | 代理人: | 陈炳萍 |
地址: | 434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姜 棚架 葡萄 立体 种植 共生 增效 栽培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立体栽培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露地生姜与棚架葡萄立体种植共生的增效栽培方法。破解了葡萄种植树下土地利用不充分的问题,解决了生姜露地栽培遭遇盛夏季太阳强光灼伤其叶片的难题,还减轻了葡萄种植蚜虫危害传播病毒和害螨危害的问题,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复种指数,显著提高棚架葡萄树下土壤利用率50%,借助避雨设施和葡萄枝叶给生姜遮光,每亩姜地遮光材料可减少460元,与此同时棚架葡萄树下立体套种生姜,比单纯种植葡萄在收获葡萄果实的情况下每亩又可收获生姜产品1500kg、新增加产值7500元、新增纯经济效益4900元,减少了农药施用次数,降低了葡萄种植生态环境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立体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露地生姜与棚架葡萄立体种植共生的增效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葡萄是我国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栽培利用广泛的水果作物,主要以避雨棚架栽培;生姜是全球广泛栽培利用的根茎类食药、香料兼用的经济作物主要以露地栽培为主。但是,棚架葡萄树下敝荫蔽、土地利用不充分的问题和生姜露地栽培遭遇盛夏季太阳强光灼伤害其叶片的问题十分普遍,发明一种生姜与棚架葡萄立体套种共生的增效栽培方法,对葡萄种植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复种指数、增加收获另一植物产品和增加经济效益有重大意义。
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棚架葡萄树下敝荫蔽、土地利用不充分的问题和生姜露地栽培遭遇盛夏季太阳强光灼伤害其叶片的问题十分普遍。
解决以上问题及缺陷的意义为:本发明一种生姜与棚架葡萄立体套种共生的增效栽培方法,对葡萄种植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复种指数、增加收获另一植物产品和增加经济效益有重大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露地生姜与棚架葡萄立体种植共生的增效栽培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露地生姜与棚架葡萄立体种植共生的增效栽培方法包括:
棚架葡萄树下土壤整理改良,撒施微生物有机菌肥改良土壤结构和微生物种群;
葡萄休眠期对树下主杆两侧的土壤进行浅耕,土壤进行深耕,并打细土壤呈粉状;
棚架边缘放线开种植沟,以葡萄树主干为中心,两边各开种植沟;
生姜播种定植,把催芽好的姜种进行播种定植;
覆土浇水盖膜,对棚架葡萄树下定植的姜种覆土,浇足水份,盖上农用薄膜;
葡萄梳果套袋,当葡萄授粉座果后适时梳果,每个枝条保留串果实,套袋;
葡萄树下生姜管理,揭去农膜,生姜植株生长过程中培土;
产品收获,葡萄成熟时及时采收;立冬前采收生姜块,贮藏销售。
进一步,在离树干2m处撒施生物有机肥1000kg/亩改良土壤。
进一步,开定植沟时,离棚架边缘50cm放线开沟,沟深25cm,沟间距60cm;以葡萄树主干为中心,两边各开3行种植沟。
进一步,生姜播种定植的时间为4月中旬到5月上旬。
进一步,生姜播种定植,在气温达到16℃以上,把催芽好的姜种按株距25cm、行距60cm进行播种定植。
进一步,葡萄休眠期对树下主杆两侧各2m的土壤进行浅耕,2m之外的土壤进行深耕40cm,并打细土壤呈粉状。
进一步,覆土浇水盖膜,对棚架葡萄树下定植的姜种覆土5cm厚,浇足水份,保持土壤田间持水在60%-80%,盖上农用薄膜。
进一步,葡萄树下生姜管理,姜种出苗80%、苗高12-15cm时揭去农膜。
进一步,生姜植株生长过程中培土3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大学;湖北美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重庆市幅沅农业生物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重庆市永川区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未经长江大学;湖北美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重庆市幅沅农业生物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重庆市永川区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544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