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有改性多孔材料的光催化负离子陶瓷砖及其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51702.1 | 申请日: | 2020-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212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祁明;钟保民;徐瑜;周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东鹏陶瓷有限公司;广东东鹏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东鹏陶瓷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3/13 | 分类号: | C04B33/13;C04B33/132;C04B33/34;C04B33/24;C04B41/86;C03C8/00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禾才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9 | 代理人: | 罗凯欣;曹振 |
地址: | 528031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含有 改性 多孔 材料 光催化 负离子 陶瓷砖 及其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陶瓷和功能性装饰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有改性多孔材料的光催化负离子陶瓷砖及其制备工艺。包括陶瓷砖坯和面釉;所述面釉的原料包括复合多孔光催化悬浮液和基料,所述复合多孔光催化悬浮液为所述基料的重量的40‑50wt%;所述复合多孔光催化悬浮液的原料包括多孔材料、锂电气石、纳米氧化镁、钒酸铋、纳米氧化锌和氧化钙,所述多孔材料包括沸石和硅藻土;所述锂电气石、纳米氧化镁、钒酸铋、纳米氧化锌和氧化钙的颗粒粒径均小于所述多孔材料的微孔的孔径。制得的光催化负离子陶瓷砖面釉含有多孔材料,多孔材料的微孔可吸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并通过负离子、光催化以及远红外线等材料净化有害气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陶瓷和功能性装饰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有改性多孔材料的光催化负离子陶瓷砖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发展,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空气中含有各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因此空气净化越来越受关注。
近年在国内外市场涌现了许多净化空气的室内装饰材料,如负离子涂料、负离子板材、负离子瓷砖、光催化涂料和光催化瓷砖等。
现有市场上的负离子砖有两种,一种是在陶瓷釉料层中引入稀土复合盐类;另一种是陶瓷砖的表面涂覆有光触媒涂层。
目前市场上生产的负离子瓷砖,只有单纯的负离子或者光催化功能,空气净化效率低效果差。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有改性多孔材料的光催化负离子陶瓷砖及其制备工艺,具有光催化作用,含有的改性多孔材料可增强空气中的有害物质的净化效果。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含有改性多孔材料的光催化负离子陶瓷砖,包括陶瓷砖坯和面釉;
所述面釉的原料包括复合多孔光催化悬浮液和基料,所述复合多孔光催化悬浮液为所述基料的重量的40-50wt%;
所述复合多孔光催化悬浮液的原料包括多孔材料、锂电气石、纳米氧化镁、钒酸铋、纳米氧化锌和氧化钙,所述多孔材料包括沸石和硅藻土;
所述锂电气石、纳米氧化镁、钒酸铋、纳米氧化锌和氧化钙的颗粒粒径均小于所述多孔材料的微孔的孔径。
进一步的,按照重量份数计算,所述复合多孔光催化悬浮液的原料具体包括:锂电气石20-25份、纳米氧化镁10-15份、钒酸铋20-24份、纳米氧化锌5-8份、氧化钙8-12份、沸石30-35份和硅藻土45-50份。
具体的,按照重量份数计算,所述基料包括:钾长石30-35份、霞石粉5-7份、铝矾土12-18份、高岭土5-7份、球黏土8-10份、花都黑泥5-7份、氧化铝18-25和纳米氧化锌2-3份;
所述纳米氧化锌的粒径为3-5纳米。
进一步的,本发明还提出了以上所述的含有改性多孔材料的光催化负离子陶瓷砖的制备工艺,包括砖坯素烧步骤、复合多孔光催化悬浮液制备步骤、面釉制备步骤和陶瓷砖烧制步骤;
其中,所述复合多孔光催化悬浮液制备步骤包括:
S1)按照重量份数计算,称取沸石30-35份和硅藻土45-50份,用超声波清洗所述沸石和硅藻土使其微孔通畅,制得多孔材料混合粉;
S2)按照重量份数计算,称取锂电气石20-25份、纳米氧化镁10-15份、钒酸铋20-24份、纳米氧化锌5-8份和氧化钙8-12份,加入所述多孔材料混合粉和适量的水混合搅拌均匀,制得复合光催化混合溶液;
S3)往所述复合光催化混合溶液,加入聚酰胺蜡、气相二氧化硅和羧甲基纤维素钠,搅拌均匀,制得所述复合多孔光催化悬浮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东鹏陶瓷有限公司;广东东鹏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东鹏陶瓷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东鹏陶瓷有限公司;广东东鹏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东鹏陶瓷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517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