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载数据处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150412.5 | 申请日: | 2020-10-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878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 发明(设计)人: | 卢美奇;李国镇;杨宏达;李友增;戚龙雨;吴若溪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嘀嘀无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9/62;G06N3/04;G06N3/08;G07C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成律师事务所 11646 | 代理人: | 裴素英 |
| 地址: | 100193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数据处理 方法 装置 服务器 可读 存储 介质 | ||
1.一种车载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服务器,所述服务器与至少一个车载终端通信连接,所述服务器和各所述车载终端存储有驾驶辅助算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各所述车载终端上报的事件数据;其中,所述事件数据基于所述车载终端中存储的驾驶辅助算法筛选得到;
将所述事件数据输入所述服务器存储的驾驶辅助算法,得到第一检测结果;
基于所述第一检测结果对所述服务器和各所述车载终端存储的驾驶辅助算法进行评估,得到评估结果;
基于所述评估结果,对所述服务器存储的驾驶辅助算法进行更新,并将更新之后的驾驶辅助算法下发至各所述车载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中预先构建有信息检测模型,所述驾驶辅助算法包括前车检测模型,所述第一检测结果包括所述前车检测模型的输出结果,所述前车检测模型通过对所述信息检测模型进行压缩或剪枝得到;
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检测结果对所述服务器和各所述车载终端存储的驾驶辅助算法进行评估,得到评估结果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事件数据输入所述信息检测模型,输出第二检测结果;
将所述输出结果与所述第二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判断所述输出结果是否与所述第二检测结果一致;
若不一致,则判定所述前车检测模型的检测有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评估结果,对所述服务器存储的驾驶辅助算法进行更新,并将更新之后的驾驶辅助算法下发至各所述车载终端的步骤包括:
获取检测结果有误的事件数据,将检测结果有误的事件数据扩充到所述前车检测模型的训练样本中;
基于扩充后的训练样本,重新对所述前车检测模型进行训练,得到目标前车检测模型;
基于所述目标前车检测模型对所述服务器中存储的驾驶辅助算法中包括的前车检测模型进行更新,并将更新后的驾驶辅助算法下发至各所述车载终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辅助算法还包括预先制定的报警策略,所述第一检测结果还包括报警结果;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检测结果对所述服务器和各所述车载终端存储的驾驶辅助算法进行评估,得到评估结果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车载终端的行为数据;
对所述报警结果、所述输出结果以及所述行为数据进行分析,判断是否存在报警错误的数据;
若存在,则判定所述报警策略的检测结果有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报警结果、所述输出结果以及所述行为数据进行分析,判断是否存在报警错误的数据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输出结果以及所述行为数据,判断是否需要报警;
若需要报警且所述报警结果为未报警,或者,无需要报警且所述报警结果为报警,则判定为报警错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评估结果,对所述服务器存储的驾驶辅助算法进行更新,并将更新之后的驾驶辅助算法下发至各所述车载终端的步骤包括:
对所述行为数据以及所述报警错误的数据进行标注,得到标注结果,根据所述标注结果,调整所述报警策略;
基于调整后的报警策略对所述服务器中存储的驾驶辅助算法中包括的报警策略进行更新,并将更新后的驾驶辅助算法下发至各所述车载终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辅助算法包括模型层、滤波层以及策略层,所述方法还包括得到初始版本的驾驶辅助算法的步骤,所述步骤包括:
获取车辆的行驶数据以及所述行驶数据对应的标注场景;
将所述行驶数据输入至所述模型层,输出所述车辆的前车检测结果数据;
将所述前车检测结果数据输入所述滤波层,对所述前车检测结果数据进行平滑处理;
将平滑处理后的前车检测结果数据输入至所述策略层,识别平滑处理后的前车检测结果数据中的场景;
判断识别得到的场景与所述标注场景是否一致,若不一致,调整所述模型层、所述滤波层或所述策略层的参数,直至识别得到的场景与标注场景一致,得到初始版本的驾驶辅助算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嘀嘀无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嘀嘀无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5041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