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铅酸蓄电池穿壁焊焊点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47093.2 | 申请日: | 2020-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263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8 |
发明(设计)人: | 朱晓龙;高凤英;贾为宾;宋艳龙;于金明;夏鹏翔;王永安;杨占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风帆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79 | 分类号: | G01R31/379;G01R35/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孟玉寒 |
地址: | 071057***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电池 穿壁焊焊点 检测 方法 | ||
一种铅酸蓄电池穿壁焊焊点检测方法,利用焊点检测机对电池五个焊点进行检测,将剔除的问题产品的焊点进行解剖,解剖后,若焊点质量完好,则利用校准工装对焊点检测机进行精准度校准,校准方过程为利用五个检测夹钳分别对同一个焊点两端的电压进行检测,超出电压偏差范围对检测夹钳加载在焊点两端的位置进行前后左右的位置调整。本发明提高了穿壁焊焊点检测机的检测精准性,避免因检测夹钳位置偏移引起的检测偏差,有效将穿壁焊焊点存在质量问题的蓄电池进行剔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铅酸蓄电池穿壁焊焊点检测方法,属于蓄电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铅酸蓄电池各单体之间串联主要采用穿壁焊方式,穿壁焊焊接质量直接影 响着蓄电池质量,但其作为特殊焊接过程,易出现穿壁焊假焊、溅铅、气孔等 缺陷,导致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焊点开焊、电池内阻增高等,从而造成电池 报废,严重影响电池使用寿命。穿壁焊质量决定蓄电池的可靠性和寿命,因此 穿壁焊焊点质量100%精准检查成为极为重要的工序。
目前国内外对铅酸蓄电池穿壁焊焊接质量的检测主要通过穿壁焊焊点检测 机进行检测,该设备由电源电路、检测夹钳、测量电路和声光报警器组成。试 验电流和测量电路的信号输入端通过一个检测夹钳加载在被测焊点两端,通以 恒定不变的试验电流,以测量焊点两端的电压值,根据电压值判断焊点电阻大 小,以此判断穿壁焊焊点的质量,并将该电压输出给声光报警电路,测得电压 值超出检测设定值时,声光报警电路启动将问题产品剔除。
铅酸蓄电池行业使用的穿壁焊焊点检测机设备灵敏度高,检测准确性也比 较好,但是,穿壁焊焊点检测机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检测夹钳加载在被测焊 点两端的位置会发生偏移,造成蓄电池五个焊点两端的电压检测数值偏差较大, 从而导致因检测机检测偏差而出现焊点实际质量无法进行有效判定。此外,技 术人员设定合格焊点检测工艺参数范围非常困难,工艺参数范围设定较窄,可 以有效保证焊点质量,但容易将合格产品剔除,造成损失;工艺参数范围设定 较宽,在穿壁焊焊点存在缺陷的情况下,虽然,利用现有检测机检测的同一个 电池的五个焊点两端的电压值之间相差较大,但是检测的电压值均在检测电压 偏差范围内(一般要求检测电压小于5mV),此时,仍会将问题产品归于合格 产品中,从而造成后续电池出现问题,影响电池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克服现有技术弊端,提供一种铅酸蓄电池穿壁焊焊点检测方法, 提高了穿壁焊焊点检测机的检测精准性,避免因检测夹钳位置偏移引起的检测 偏差,有效将穿壁焊焊点存在质量问题的蓄电池进行剔除。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铅酸蓄电池穿壁焊焊点检测方法,利用焊点检测机对电池五个焊点进 行检测,将剔除的问题产品的焊点进行解剖,解剖后,焊点质量完好,则利用 校准工装对焊点检测机进行精准度校准,校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校准工装的制作:校准工装模拟真实电池结构,其包括十个单元格电池 壳体以及十组电池极群组单体,将所述十组电池极群组单体通过穿壁焊焊接;
b、利用检测仪器对校准工装上的一个焊点两端的电压进行精准检测,此焊 点标定为A焊点,记录检测电压值为U0;
c、设定焊点检测机的检测电流,利用焊点检测机1号检测夹钳仍对A焊 点两端的电压进行检测,焊点检测机2至5号检测夹钳检测对应位置的焊点两 端的电压,但并不记录电压值,若1号检测夹钳测得的电压值U1与电压值U0的偏差超过规定的仪表检测偏差范围,则通过前后左右移动调整1号检测夹钳 加载在A焊点两端的位置,直至电压值U1与电压值U0偏差符合规定的电压偏 差范围,记录调整后A焊点两端的电压值为U1′,并以此作为校准的基准电压 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风帆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风帆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470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