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自行车智能电池管理系统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46806.3 | 申请日: | 2020-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488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冯立正;尚政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果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8/10 | 分类号: | B60L58/10;B60L58/12;B60L58/14;B60L58/15 |
代理公司: | 南昌金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6129 | 代理人: | 孙文伟 |
地址: | 201500 上海市金山区枫***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自行车 智能 电池 管理 系统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电池管理系统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电动自行车智能电池管理系统装置,解决了目前需要电池管理系统管控和提高自行车电池使用的整体性能的技术问题,包括中央处理器、检测模块、电源控制模块、系统控制模块和电池管理单元,其中,所述中央处理器分别与所述检测模块、所述电源控制模块、所述系统控制模块和至少一个所述电池管理单元相连,所述检测模块包括绝缘检测模块、充电过充检测模块和放电过放检测模块。根据以上技术方案,主机控制、管理自行车电池组串,可对单体及整组电池进行实时监控和实时充放电监测,从而实现管理多组电池,检测每组中所有单体电池剩余电量、电池组总电流、多路环境温度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管理系统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智能电池管理系统装置。
背景技术
高性能的锂离子电池近几十年以来发展迅速,无论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电动汽车、电动工具、电动自行车,或是新兴技术例如新能源发电、智能电网中,锂离子电池都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为系统提供能源或存储多余能量。其中,在大功率应用领域,相对于其他类型的储能电池,锂离子电池有一些显著的优势,具有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循环寿命长、环保等特点,和同样能作为动力电池的镍氢电池相比,其单体电芯电压更高(约为镍氢电池的3倍),功率密度更高(约为镍氢电池的2倍),自放电率更低(约为镍氢电池的一半),且无记忆效应。
但是,作为储电工具的蓄电池,锂离子电池对应用环境更为苛刻,在使用过程中最怕出现过充电和过放电,且热稳定性差,一致性差,放电电压曲线平坦等。例如,在电动汽车应用中,为了获得较高的电池电压,一般需要几十节甚至数百节电池串联。电池成组后,由于组内电池材料、工艺以及后期使用环境的差异,导致电池的电压、容量等参数不一致情况较其他应用更为严重,若不采取任何措施,不一致性会在后期的使用过程中进一步扩大,导致部分电池长期工作于极限状态,使得容量急剧减小,降低整组电池性能。因此,在锂离子电池所应用场合一般配备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对电池进行合理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从而确保电池安全,延长电池寿命,提供系统整体性能。然而,现有技术中的电池管理系统不论是在处理电子技术方面,还是在对电池管理系统的理念和电池管理策略上都存在着一些问题,不利于锂离子电池的发展。
因此,需设计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电池管理系统。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需要电池管理系统管控和提高自行车电池使用的整体性能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自行车智能电池管理系统装置,主机控制和管理自行车电池组串,可对单体及整组电池进行实时监控和实时充放电监测,从而实现管理多组电池,检测每组中所有单体电池剩余电量、电池组总电流、多路环境温度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动自行车智能电池管理系统装置,包括中央处理器、检测模块、电源控制模块、系统控制模块和电池管理单元,其中,所述中央处理器分别与所述检测模块、所述电源控制模块、所述系统控制模块和至少一个所述电池管理单元相连,所述检测模块包括绝缘检测模块、充电过充检测模块和放电过放检测模块;
所述绝缘检测模块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电连接,用于检测自行车电池组串的正对地、负对地的绝缘电阻,从而判断自行车电池组串的绝缘性能;
所述充电过充检测模块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电连接,用于对自行车电池组串的充电电量进行检测,并生成电量数据发送给所述中央处理器;
所述放电过放检测模块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电连接,用于对自行车电池组串的剩余电量进行检测,并生成剩余电量数据发送给所述中央处理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果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果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468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