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内置电池调度的移动充电装置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42355.6 | 申请日: | 2020-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593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高洋;刘峰;张冰洁;杨俊强;刘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国新智电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31 | 分类号: | B60L53/31;B60L53/53;B60L53/67;B60L53/6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恒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76 | 代理人: | 郭文浩;尹文会 |
地址: | 100043 北京市石景山***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内置 电池 调度 移动 充电 装置 系统 | ||
1.一种基于内置电池调度的移动充电装置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服务器、多个移动充电装置;所述服务器分别与多个移动充电装置通过无线通信链路连接;所述移动充电装置包括多电池位垂直循环结构,所述多电池位垂直循环结构上设置有多个电池存储舱,所述电池存储舱能够在所述多电池位垂直循环结构的带动下进行循环运动,所述电池存储舱用于存储电池;所述电池存储舱设置有第一装配部,所述移动充电装置设置有第二装配部,所述第二装配部与所述移动充电装置的电路连通;所述电池能够在所述多电池位垂直循环结构的带动下通过所述第一装配部与所述第二装配部连通,和/或通过所述电池存储舱口与所述移动充电装置的电池吞吐口连通;所述移动充电装置的电池吞吐口设置有磁吸装置,用于相邻两个移动充电装置的电池吞吐口对接;所述移动充电装置内置电池的数量小于所述多电池位垂直循环结构中的电池位的数量;所述服务器配置有状态模块、调度算法模块;所述状态模块用于存储所述移动充电装置的位置信息、内置电池电量信息;所述调度算法模块基于所述状态模块存储的信息进行内置电池的调度,其方法为:对亏电电池数量大于第一阈值的移动充电装置按照距离进行两两匹配,获得多个电池调度对;对于每个电池调度对,选择满电电池数量少的移动充电装置标记为输出方,另一个移动充电装置标记为输入方;将每个电池调度对中的输出方移动至输入方的位置,并进行电池吞吐口的对接;基于多电池位垂直循环结构和吞吐口输送装置,将输入方的亏电电池与输出方的满电电池进行互换;所述亏电电池为剩余电量小于第二阈值的电池,所述满电电池为剩余电量大于第三阈值的电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内置电池调度的移动充电装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吞吐口输送装置包括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用于将电池从所述电池吞吐口移动至所述电池存储舱,或者所述传送带用于将电池从所述电池存储舱移动至所述电池吞吐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内置电池调度的移动充电装置系统,其特征在于,移动充电装置为设置有充电枪的移动充电桩,所述第二装配部与所述充电枪的电路连通,所述第一装配部与所述第二装配部在连通状态下,所述电池为所述充电枪供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内置电池调度的移动充电装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装配部内壁与所述第一装配部外轮廓适配;所述第一装配部包括第一套筒和第一插接头,所述第二装配部包括第二套筒和第二插接头,所述第一套筒套设于所述第一插接头外侧,所述第一套筒具有绕自身轴线转动的自由度;第一控制器能够控制所述第一装配部沿所述第二装配部所在方向伸出,以使得所述第一装配部与所述第二装配部卡合装配,所述第一装配部与所述第二装配部装配状态下,所述第一插接头与所述第二插接头插接;所述第一控制器能够控制所述第一套筒绕自身轴线转动并控制所述第一装配部沿所述第二装配部所在方向后退,以使得所述第一插接头与所述第二插接头分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内置电池调度的移动充电装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头包括伸缩部、滑动转动部、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和所述伸缩部分别固定于所述滑动转动部的两相反端;所述伸缩部与所述电池存储舱连接,所述滑动转动部与所述第一套筒间隙配合,所述连接部用于与所述第二插接头插接,所述伸缩部、所述连接部均相比所述滑动转动部膨大以形成抗拔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内置电池调度的移动充电装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相反,所述第一端与所述滑动转动部连接,所述第二端背离所述第一端方向延伸并逐渐减小,所述第二端沿垂直于轴线方向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一端沿垂直于轴线方向的横截面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内置电池调度的移动充电装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套筒包括卡合端和固定端,所述固定端用于与所述第二插接头固定,所述卡合端用于与所述第一装配部卡合;所述卡合端的内壁开设有预制孔,所述预制孔内部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用于与所述滑动转动部配合;所述限位件具有延伸于所述第二套筒内侧的延伸端,所述延伸端具有沿其自身轴向移动的自由度;所述延伸端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端相对于所述卡合端内壁的长度且小于所述滑动转动部相对于所述卡合端内壁的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国新智电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国新智电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4235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