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陪护机器人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40302.0 | 申请日: | 2020-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970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崔承坤;安子骥;董旭;雷正;王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11/00 | 分类号: | B25J11/00;B25J19/02;G16H80/00;G16H50/8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立方律师事务所 11330 | 代理人: | 张筱宁 |
地址: | 100062 北京市大兴区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陪护 机器人 系统 | ||
本申请提供一种智能陪护机器人系统,包括:可穿戴设备,通过内置的传感器采集生理状态数据,并将生理状态数据上传至智能管理系统;实体机器人,部署于应用现场,用于通过配置的人机交互系统与被引导对象进行情感交流,获取被引导对象的情绪状态信息上传至智能管理系统,以及接收智能管理系统下发的情绪引导推荐信息并向被引导对象进行展示,以引导被引导对象的情绪状态;智能管理系统,用于接收被引导对象的情绪状态信息和生理状态数据,并基于预先部署由大数据训练的情绪算法模型对情绪状态信息和生理状态数据进行人工智能分析,识别出用户的情绪状态,生成相应的情绪引导推荐信息下发至实体机器人;该方案提高了情绪状态引导的准确性和使用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人工智能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申请涉及一种智能陪护机器人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公共卫生安全对于国家和社会影响极其重要,如新型肺炎疫情的防控与救治,越来越关乎国家政府治理和社会稳定的成效,体现出新形势下心理健康专业服务的重要性。
由于一般发生疫情后,抗击疫情是一个长期、持续、深度、特殊性的调整和引导过程。救助对象庞大的规模、难度远远超过现有医疗护理与救治机构日常的疗治能力,为此,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依靠人工智能、信息学、传感器及通讯等多学科及传媒等多行业的深度介入,对于情绪状态引导极其必要。
随着人工智能和情感计算技术的发展,智能情感陪护机器人也将逐渐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领域。市面上已出现了一些实体机器人,这些机器人代替了人向用户提供了情绪引导信息,在日常生活中替代了医护人员与用户进行了交流,进行了适当的情绪状态引导和引导。但是这些技术数据来源范围较窄,模型训练简单,导致在对用户进行情绪状态引导时的准确性偏低,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旨在针对于上述对用户进行情绪状态引导时的准确性偏低,效果较差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智能陪护机器人系统。
一种智能陪护机器人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实体机器人,用户佩戴的可穿戴设备,以及与所述实体机器人连接的智能管理系统;
所述可穿戴设备通过内置的传感器采集所述用户的生理状态数据,并将所述生理状态数据上传至智能管理系统;
所述实体机器人部署于应用现场,用于通过配置的人机交互系统与所述用户进行情感交流,获取所述用户的情绪状态信息上传至所述智能管理系统,以及接收所述智能管理系统下发的情绪引导推荐信息并向所述用户进行展示,以引导所述用户的情绪状态;
所述智能管理系统用于接收所述用户的情绪状态信息和生理状态数据,并基于预先部署由大数据训练的情绪算法模型对所述情绪状态信息和生理状态数据进行人工智能分析,识别出所述用户的情绪状态,依据所述情绪状态生成相应的情绪引导推荐信息下发至所述实体机器人。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智能管理系统还用于构建各个用户的用户画像,根据所述用户画像选择所述情绪引导推荐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情绪引导推荐信息包括调整情绪状态和舒缓心理压力的音视频内容。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智能管理系统还部署有焦虑算法模型和疲劳算法模型,用于对所述情绪状态信息进行人工智能分析,获取用户的焦虑状态和疲劳状态;并根据所述焦虑状态和疲劳状态生成相应的情绪引导音视频内容。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实体机器人上安装有定位系统,用于对用户进行定位得到定位信息;
所述智能管理系统还用于根据所述定位信息生成用户的途经路线和接触环境数据;并在所述途径路线与指定路径或区域重合时,发出疫情危险告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体温测试仪,用于获取人群体温并上传智能管理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403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