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凝土浇筑用振动引流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138463.6 | 申请日: | 2020-10-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773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 发明(设计)人: | 罗冉;张光辉;龚兵文;邱海龙;薛惠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21/08 | 分类号: | E04G21/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96 | 代理人: | 王程远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浇筑 振动 引流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浇筑用振动引流装置,包括U型行走轨道,所述U型行走轨道上设有横向行走机构;通过横向行走机构、纵向行走机构、联动装置、触发装置、导向装置、限深装置、自动控制装置、导电装置的配合,使纵向行走机构能够在竖向方向上自动定距移动,同时该混凝土浇筑用振动引流装置能够严格遵循快插慢拔、插点均匀、逐点移动、按序进行、不得遗漏的施工要求,提高了混凝土塑化成型件的质量,通过限深装置对振动棒插入混凝土的深度进行限制,确保捣振上一层混凝土时振动棒的底端插入下一层混凝土面五十毫米,增加了分层浇筑的混凝土塑化成型件的质量,提高了该混凝土浇筑用振动引流装置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浇筑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混凝土浇筑用振动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混凝土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集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通常讲的混凝土一词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称普通混凝土,混凝土浇筑指的是将混凝土浇筑入模具,直至混凝土塑化成型的过程,在将混凝土浇筑进模具之后需要使用振动引流装置对模具内的混凝土进行引流,其目的在于将混凝土内部的气泡排出并用混凝土填充气泡所在的空腔,进而将混凝土捣实,以此提高混凝土塑化成型件的质量。
现有混凝土浇筑用振动引流装置主要由振动马达、软轴管、振动棒等构成,使用时,工人手持振动棒并将其插入浇筑在模具内的混凝土中,然后振动棒振动并对混凝土作用,将混凝土捣实,但是,工人手动操作振动棒的过程中难以严格遵循快插慢拔、插点均匀、逐点移动、按序进行、不得遗漏的施工要求,存在混凝土震实不均匀的问题,而且工人难以准确控制震动棒的移动间距小于振动棒作用半径的一点五倍,容易导致遗漏的问题,同时在分层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捣振上一层时应将振动棒插入下一层混凝土面五十毫米,以消除两层之间的接缝,工人却难以准确控制振动棒的插入深度,导致分层浇筑的混凝土塑化成型件的质量较差,因此亟需设计一种混凝土浇筑用振动引流装置。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混凝土浇筑用振动引流装置主要由振动马达、软轴管、振动棒等构成,使用时,工人手持振动棒并将其插入浇筑在模具内的混凝土中,然后振动棒振动并对混凝土作用,将混凝土捣实,但是,工人手动操作振动棒的过程中难以严格遵循快插慢拔、插点均匀、逐点移动、按序进行、不得遗漏的施工要求,存在混凝土震实不均匀的问题,而且工人难以准确控制震动棒的移动间距小于振动棒作用半径的一点五倍,容易导致遗漏的问题,同时在分层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捣振上一层时应将振动棒插入下一层混凝土面五十毫米,以消除两层之间的接缝,工人却难以准确控制振动棒的插入深度,导致分层浇筑的混凝土塑化成型件的质量较差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浇筑用振动引流装置,它可以很好的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混凝土浇筑用振动引流装置,包括U型行走轨道,所述U型行走轨道上设有横向行走机构。
优选的,所述横向行走机构包括行走扁管,行走扁管上设有纵向行走机构,行走扁管上活动插接有驱动管,驱动管的端部延伸至行走扁管的外部并活动插接有摇把,行走扁管上活动插接有行走杆,驱动管和行走杆的外部均固定套接有行走齿轮,行走齿轮之间通过传动链条传动连接,行走杆的端部延伸至行走扁管的外部并固定套接有行走轮,行走轮活动插接在U型行走轨道的内部,行走扁管的顶面上固定连接有固定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384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基站注册方法、装置和微基站
- 下一篇:芯片散热结构及液晶显示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