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凝土浇筑用振动引流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138463.6 | 申请日: | 2020-10-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773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 发明(设计)人: | 罗冉;张光辉;龚兵文;邱海龙;薛惠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21/08 | 分类号: | E04G21/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96 | 代理人: | 王程远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浇筑 振动 引流 装置 | ||
1.一种混凝土浇筑用振动引流装置,包括U型行走轨道(001),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行走轨道(001)上设有横向行走机构(1);
所述横向行走机构(1)包括行走扁管(11),行走扁管(11)上设有纵向行走机构(2),行走扁管(11)上活动插接有驱动管(12),驱动管(12)的端部延伸至行走扁管(11)的外部并活动插接有摇把(13),行走扁管(11)上活动插接有行走杆(14),驱动管(12)和行走杆(14)的外部均固定套接有行走齿轮(15),行走齿轮(15)之间通过传动链条(16)传动连接,行走杆(14)的端部延伸至行走扁管(11)的外部并固定套接有行走轮(17),行走轮(17)活动插接在U型行走轨道(001)的内部,行走扁管(11)的顶面上固定连接有固定齿(18);
所述纵向行走机构(2)包括行走箱(21),行走箱(21)内腔的左侧面上固定安装有伺服行走电机(22),伺服行走电机(22)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行走轴(23),行走轴(23)的右端与行走箱(21)内腔的右侧面固定连接,行走轴(23)的外部固定套接有驱动齿轮(24),行走箱(21)的前后两面上均开设有T型固定孔(25),行走扁管(11)活动插接在T型固定孔(25)的内部,驱动齿轮(24)与固定齿(18)啮合,行走箱(21)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受力轮(26),受力轮(26)与行走扁管(11)的顶面接触连接,行走箱(21)的右侧面上固定插接有正反控制开关(27),行走箱(21)顶面的右端固定安装有震动马达(28),行走箱(21)顶面的左端固定安装有联动装置(3),行走箱(21)的左侧面上设有导向装置(5);
所述联动装置(3)包括联动箱(301),联动箱(301)的底面与行走箱(21)的顶面固定连接,联动箱(301)的内壁上活动套接有旋转轴(302),旋转轴(302)的外部固定套接有旋转锥齿轮(303)和绕线轮(304),绕线轮(304)的外部缠绕有提拉线(305),提拉线(305)的另一端延伸至联动箱(301)的外部,联动箱(301)的右侧面上固定安装有伺服提拉电机(306),伺服提拉电机(306)的输出轴延伸至联动箱(301)的内部并固定连接有旋转管(307),旋转管(307)的内壁上开设有固定齿槽(308),旋转管(307)的内部活动插接有窜动轴(309),窜动轴(309)的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固定齿条(310),固定齿条(310)滑动插接在固定齿槽(308)的内部,窜动轴(309)的左端固定连接有驱动锥齿轮(311),驱动锥齿轮(311)与旋转锥齿轮(303)啮合,窜动轴(309)的外部活动套接有牵引板(312),牵引板(312)不能相对窜动轴(309)左右移动,牵引板(312)的底面上固定连接有直角三角形块(313),牵引板(312)上活动插接有导向滑杆(314),导向滑杆(314)的端部与联动箱(301)的内壁固定连接,牵引板(312)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牵引线(315),联动箱(301)的顶面上开设有穿线孔(316),联动箱(301)内腔的顶面上固定安装有导线轮(317),牵引线(315)的另一端绕过导线轮(317)并穿过穿线孔(316),导向滑杆(314)的外部活动套接有牵拉弹簧(318),牵拉弹簧(318)的右端与牵引板(312)的左侧面固定连接,牵拉弹簧(318)的左端与联动箱(301)内腔的左侧面固定连接,联动箱(301)内腔的底面上设有触发装置(4);
所述触发装置(4)包括绝缘固定块(401)和窜动块(415),绝缘固定块(401)的底面固定连接在联动箱(301)内腔的底面上,绝缘固定块(401)的内部开设有固定腔(402),固定腔(402)内腔的右侧面上固定连接有固定导电片(403),固定腔(402)内腔的底面上固定连接有导电弹片(404),导电弹片(404)与固定腔(402)内腔的左侧面接触连接,固定导电片(403)和导电弹片(404)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引出导电片(405),引出导电片(405)的另一端延伸至行走箱(21)的内部,绝缘固定块(401)的内部开设有嵌装腔(406),嵌装腔(406)的内部固定嵌装有按压笔(407),按压笔(407)的右端与导电弹片(404)的左侧面接触连接,绝缘固定块(401)的内部开设有连通孔(408),按压笔(407)的左端活动插接在连通孔(408)的内部,绝缘固定块(401)的内部开设有安装腔(409),安装腔(409)内腔的上下两面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竖杆(410),固定竖杆(410)的外部活动套接有复位弹簧(411)和复位板(412),复位弹簧(411)的底端与安装腔(409)内腔的底面固定连接,复位弹簧(411)的顶端与复位板(412)的底面固定连接,复位板(412)的顶面上固定连接有直角梯形板(413),直角梯形板(413)的顶端活动插接在绝缘固定块(401)的顶面上且延伸至其外部,直角梯形板(413)与直角三角形块(313)相适配,复位板(412)的底面与安装腔(409)内腔的底面之间固定连接有联动绳(414),窜动块(415)活动插接在联动箱(301)的左侧面上,窜动块(415)的底面与联动箱(301)内腔的底面滑动连接,窜动块(415)的左侧面上固定连接有等腰三角形块(416),窜动块(415)的右侧面上开设有缓冲腔(417),缓冲腔(417)的内部滑动套接有限位头(418),限位头(418)的右侧面上固定连接有转接杆(419),转接杆(419)的右端延伸至窜动块(415)的外部并固定连接在绝缘固定块(401)的左侧面上,转接杆(419)的外部活动套接有缓冲弹簧(420),缓冲弹簧(420)的右端与绝缘固定块(401)的左侧面固定连接,缓冲弹簧(420)的左端与窜动块(415)的右侧面固定连接,窜动块(415)的右侧面上固定连接有功能条(421),功能条(421)的右端延伸至安装腔(409)的内部且活动插接在连通孔(408)的内部,联动绳(414)活动穿插在功能条(421)上;
所述导向装置(5)包括导向扁管(501),导向扁管(501)的右侧面与行走箱(21)的左侧面、联动箱(301)的左侧面均固定连接,窜动块(415)活动插接在导向扁管(501)的右侧面上,等腰三角形块(416)位于导向扁管(501)的内部,导向扁管(501)的内部设有限深装置(6),导向扁管(501)的左侧面上设有自动控制装置(7),导向扁管(501)内腔的底面上固定连接有锥形橡胶圈(502),导向扁管(501)的左右两侧面上均开设有定位滑槽(503),定位滑槽(503)的内壁上开设有定位槽(504),导向扁管(501)内腔的上下两面之间固定连接有升降滑杆(505),升降滑杆(505)的外部活动套接有蓄力弹簧(506)和升降板(507),蓄力弹簧(506)的顶端与导向扁管(501)内腔的顶面固定连接,蓄力弹簧(506)的底端与升降板(507)的顶面固定连接,提拉线(305)的另一端延伸至导向扁管(501)的内部并与升降板(507)的顶面固定连接,导向扁管(501)的顶面上活动插接有软轴管(508),软轴管(508)的一端与震动马达(28)连接,软轴管(508)的外部活动套接有导向弯管(509),导向弯管(509)的一端固定插接在导向扁管(501)的顶面上,导向扁管(501)的左右两侧面上均开设有位于定位滑槽(503)上方的高位滑槽(510),高位滑槽(510)的内部滑动插接有限位滑片(511),导向扁管(501)右侧面上的限位滑片(511)与牵引线(315)连接,牵引线(315)呈松弛状,限位滑片(511)的外部固定套接有限位板(512),限位板(512)与导向扁管(501)的表面滑动连接,限位滑片(511)的另一端延伸至导向扁管(501)的内部并固定连接有限位顶板(513),限位顶板(513)活动套接在软轴管(508)的外部,升降板(507)上固定插接有振动棒(514),振动棒(514)的顶端与软轴管(508)的另一端连接,振动棒(514)的底端穿过限深装置(6)和锥形橡胶圈(502)并延伸至其外部,导向扁管(501)左侧面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张紧弹片(515),导向扁管(501)的前后两面上均开设有导向槽(500);
所述限深装置(6)包括U型限深板(601),U型限深板(601)与导向扁管(501)的内壁滑动连接,U型限深板(601)活动扣合在振动棒(514)的外部,U型限深板(601)的左侧面上开设有插接孔(602),插接孔(602)内腔的左侧面通过施压弹簧(603)传动连接有活塞柱(604),活塞柱(604)的内部固定插接有限深杆(605),限深杆(605)活动插接在U型限深板(601)的内部,限深杆(605)的右端穿过一个定位滑槽(503)并固定套接有限深塞(606),活塞柱(604)和限深塞(606)均活动插接在定位槽(504)的内部,限深杆(605)的左端穿过另一个定位滑槽(503)并固定连接有按压帽(607),U型限深板(601)的前后两面上均固定连接有操作把手(600),操作把手(600)的另一端穿过导向槽(500),U型限深板(601)的内部开设有容纳腔(608),U型限深板(601)的顶面上开设有与容纳腔(608)固定连通的翻转孔(609)和容纳孔(610),翻转孔(609)和容纳孔(610)连通,容纳腔(608)内腔的右侧面通过恢复弹簧(611)传动连接有活塞块(612),活塞块(612)的顶面上开设有翻转槽(613),翻转槽(613)的内壁上活动套接有翻转轴(614),翻转轴(614)的外部固定套接有翻转臂(615),翻转臂(615)与翻转孔(609)相适配,翻转轴(614)的外部活动套接有扭力弹簧(616),扭力弹簧(616)的一端与翻转臂(615)固定连接,扭力弹簧(616)的另一端与翻转槽(613)的内壁固定连接,翻转臂(61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横杆(617),横杆(617)与容纳孔(610)相适配,横杆(617)与导向扁管(501)的内壁滑动连接,U型限深板(601)的左侧面上固定连接有固定管(618),固定管(618)上下两面的左端均固定连接有变向轮(619),固定管(618)的内部活动套接有牵拉杆(620),牵拉杆(620)的左端延伸至固定管(618)的外部,牵拉杆(620)的右端与活塞块(612)的左侧面固定连接;
所述自动控制装置(7)包括绝缘板(71),绝缘板(71)的右侧面与导向扁管(501)的左侧面固定连接,绝缘板(71)的内部开设有扇形腔(72),扇形腔(72)内腔的左侧面上开设有嵌装凹槽(73),嵌装凹槽(73)的内部固定嵌装有弧形导电片(74),弧形导电片(74)的弧线长度大于扇形腔(72)左侧弧面长度的一半,扇形腔(72)内腔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绝缘固定板(75),绝缘固定板(75)上活动套接有旋转杆(76),旋转杆(76)的外部设有导电装置(8),扇形腔(72)内腔的右侧面上活动连接有翻转弹簧(77);
所述导电装置(8)包括导电臂(81),导电臂(81)的右端固定套接在旋转杆(76)的外部,导电臂(81)的内部开设有位于其左端的定位腔(82),定位腔(82)内腔的右侧面通过压缩弹簧(83)传动连接有导电活塞(84),导电活塞(84)与定位腔(82)的内壁滑动连接,导电活塞(84)的左侧面上固定连接有接触弹片(85),接触弹片(85)的另一端与定位腔(82)的内壁滑动连接,导电活塞(84)的左端面上固定连接有接触导电头(86),接触导电头(86)的左端延伸至导电臂(81)的外部并与弧形导电片(74)的表面滑动连接,导电臂(81)的表面上固定连接有翼杆(87),翻转弹簧(77)的另一端活动套接在翼杆(87)的外部,导电臂(81)的底面上固定连接有下引线(88),下引线(88)的另一端延伸至绝缘板(71)的外部,下引线(88)的端部绕过变向轮(619)、穿过牵拉杆(620)的左端并固定连接在张紧弹片(515)的左端上,导电臂(81)的顶面上固定连接有上引线(89),上引线(89)的另一端延伸至绝缘板(71)的外部并与导向扁管(501)左侧面上的限位滑片(511)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3846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基站注册方法、装置和微基站
- 下一篇:芯片散热结构及液晶显示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