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柱板墙护坡结构的墙体模板支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137089.8 | 申请日: | 2020-10-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112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党;袁长发;官声旭;王旭峰;刘勇;李红梅;廖勇;陶平凡;杨兴龙;尹大常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桥梁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2 | 代理人: | 石诚 |
| 地址: | 550001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柱板墙 护坡 结构 墙体 模板 支撑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柱板墙护坡结构的墙体模板结构,包括有单侧的模板,模板设置在相邻2根钢筋混凝土柱之间,且其两端与钢筋混凝土柱表面接触,模板背部竖向、间隔设置有多根方木,方木背部紧挨设置有多道水平、间隔设置的纵向拉筋,纵向拉筋两端分别固定在2根钢筋混凝土柱上。该墙体模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中通过利用柱板墙地面上的钢筋混凝土柱以及在钢筋混凝土柱之间设置纵向拉筋作为模板水平抗力的支撑载体,整个模板结构对场地要求比较低,随着分层分段浇筑墙体高度的增加,整个支撑系统的稳定性更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墙体模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特别是一种柱板墙护坡结构的墙体模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柱板墙施工技术在高大边坡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因柱板墙节约场地,刚度好,稳定性高,再配合预应力锚索施工,更加适合高大陡峭边坡的防护,在工程施工中越来越受到欢迎。
传统柱板墙的柱间墙体施工为单侧支模,常采用钢管抛撑或特制单侧模板钢支架支护系统。这两种支护方式对场地要求高,柱板墙高度越高,采用钢管抛撑作为单侧模板支撑时,需要场地面积越大,抛撑长度越长,数量也越多,支撑系统稳定性越差;柱板墙高度越高,采用特制模板钢支撑系统时,钢支持系统高度越高,几何尺寸越大,成本越高,需要的支撑场地也要求越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柱板墙护坡结构的墙体模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该墙体模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中通过利用柱板墙地面上的钢筋混凝土柱以及在钢筋混凝土柱之间设置纵向拉筋作为模板水平抗力的支撑载体,整个模板结构对场地要求比较低,随着分层分段浇筑墙体高度的增加,整个支撑系统的稳定性更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柱板墙护坡结构的墙体模板结构,包括有单侧的模板,模板设置在相邻2根钢筋混凝土柱之间,且其两端与钢筋混凝土柱表面接触,模板背部竖向、间隔设置有多根方木,方木背部紧挨设置有多道水平、间隔设置的纵向拉筋,纵向拉筋两端分别固定在2根钢筋混凝土柱上。
前述的柱板墙护坡结构的墙体模板结构中,所述钢筋混凝土柱内部设置有塑料套管,纵向拉筋从塑料套管中穿过后,其另一端伸出至钢筋混凝土柱外部,其伸出端通过螺母固定住。
前述的柱板墙护坡结构的墙体模板结构中,所述伸出端上套接有1个楔形垫块,楔形垫块外侧的纵向拉筋上设置有螺母。
前述的柱板墙护坡结构的墙体模板结构中,所述塑料套管旁边的钢筋混凝土柱内部设有钢筋三脚架。
前述的柱板墙护坡结构的墙体模板结构中,最底部的纵向拉筋距离地面高度200-300mm。
一种柱板墙护坡结构的墙体模板结构的施工方法,施工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
A.根据每次板墙混凝土浇筑高度、相邻钢筋混凝土柱之间的柱间距,计算纵向拉筋的直径及上下设置间距;
B.钢筋混凝土柱的混凝土浇筑时,根据纵向拉筋设置间距,在钢筋混凝土柱的钢筋笼上设置塑料套管,塑料套管两侧用海绵条堵塞;
C.钢筋混凝土柱浇筑完成、拆模后,凿出塑料套管两端孔口位置混凝土,清理塑料套管内部漏浆;
D.绑扎相邻钢筋混凝土柱之间的板墙钢筋,当钢筋混凝土柱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75%以上时,支设板墙的模板和方木;
E.塑料套管中穿入纵向拉筋,通过螺母将其固定、绷直;
F.浇筑板墙混凝土,拆除模板后,填封塑料套管。
前述的柱板墙护坡结构的墙体模板结构的施工方法中,所述步骤B,塑料套管设置过程中,塑料套管两端采用#字型钢筋固定在钢筋笼主筋或环形箍筋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桥梁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桥梁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3708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工位刻印与检查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空间信息引导的实时语义分割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