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梯检测方法、装置、机器人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34828.8 | 申请日: | 2020-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577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黄国苏;张永生;郭雅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楼宇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5/00 | 分类号: | B66B5/00;B66B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地址: | 51066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梯 检测 方法 装置 机器人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电梯检测方法、装置、机器人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响应于电梯运行模式控制电梯运行,并于所述电梯到达当前目标楼层时,控制机械臂到达第一预设位置;基于所述机械臂上安装的摄像装置,采集所述第一预设位置处的检测视频;获取第一预设视频,基于所述第一预设视频与所述检测视频,对所述电梯进行检测。能够代替人工对电梯进行复杂项目的检测,降低了电梯检测的工作强度、检测难度,减短了检测时长,同时降低了危险系数。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机器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梯检测方法、装置、机器人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我国城市化发展已经有30多年以上,电梯保有量持续上升,维保市场日益增大。
现有技术中,电梯的维保工作大部分仍然依赖人工。对电梯进行检测时,维保人员需要在轿顶对每层厅门动作、每层平层状态和轿门活动部件动作的检查。
现有技术至少存在如下缺点:近几年人工成本持续上升,这就导致各大厂家和维保公司开始推行柔性维保,即采用按需维保的方式尽量减少维保人员数量,而该方式却降低了电梯质量和乘梯安全的保障;人工对电梯进行检测,工作强度高、难度大、耗时长,同时危险系数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梯检测方法、装置、机器人及存储介质,能够代替检测人员对电梯进行复杂项目的检测,降低了电梯检测的工作强度、检测难度,减短了检测时长,同时降低了危险系数。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梯检测方法,包括:
响应于电梯运行模式控制电梯运行,并于所述电梯到达当前目标楼层时,控制机械臂到达第一预设位置;
基于所述机械臂上安装的摄像装置,采集所述第一预设位置处的检测视频;
获取第一预设视频,基于所述第一预设视频与所述检测视频,对所述电梯进行检测。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梯检测装置,包括:
控制模块,用于响应于电梯运行模式控制电梯运行,并于所述电梯到达当前目标楼层时,控制机械臂到达第一预设位置;
检测视频采集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机械臂上安装的摄像装置,采集所述第一预设位置处的检测视频;
检测模块,用于获取第一预设视频,基于所述第一预设视频与所述检测视频,对所述电梯进行检测。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机器人,所述机器人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一个或多个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本发明实施例任一的电梯检测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如本发明实施例任一的电梯检测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梯检测方法,通过响应于电梯运行模式控制电梯运行,并于电梯到达当前目标楼层时,控制机械臂到达第一预设位置,基于机械臂上安装的摄像装置,采集第一预设位置处的检测视频,获取第一预设视频,基于第一预设视频与检测视频,对电梯进行检测,实现了代替人工对电梯进行复杂项目的检测,降低了电梯检测的工作强度、检测难度,减短了检测时长,同时降低了危险系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电梯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电梯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电梯检测装置的结构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楼宇技术(广州)有限公司,未经日立楼宇技术(广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348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