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底管道弯矩与内压联合作用试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34378.2 | 申请日: | 2020-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688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余杨;胡少谦;刘泽生;韩梦雪;余建星;张春迎;许伟澎;颜铠阳;刘青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12 | 分类号: | G01N3/12;G01N3/20;G01N3/22;G01N3/26;G01N3/04;G01N3/02;G01M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焦海峰 |
地址: | 300350 天津市津南***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底 管道 弯矩 联合 作用 试验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海底管道弯矩与内压联合作用试验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操作平台包括滑动支撑架,滑动支撑架设置于滑轨上,滑动支撑架与可转动管件固定夹搭配对试验管件进行固定;液压系统包括液压油泵主体、液压泵、换向阀、液压缸、液压管、液压杆;液压泵、换向阀分别与液压油泵主体连接,换向阀与液压管连接,液压管与液压缸连接,液压缸贯穿于滑动支撑架,液压杆设置于液压缸内部,且液压杆一端位置高于滑动支撑架;加载水压系统包括水箱、水压泵、水压泵主体、水压管、密封端口;水箱位于水压泵主体顶部,水压泵与水压泵主体连接,水压管一端设置于水压泵主体表面,水压管另一端贯穿于密封端口进水端与试验管件一端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海洋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海底管道弯矩与内压联合作用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在如今世界资源紧张的背景下,丰富的海洋资源开发早已是大势所趋,海底管道运输作为一种应用最广的重要方式,具有运输量大、持续可靠、受自然天气影响小等优点,但是一旦发生破坏泄漏事故,将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环境破坏问题。为了保证海底管道运输的安全可靠,减少事故带来的巨大损失,必要的海底管道模拟实验必不可少。
海洋油气资源开采需要铺设海底管道,铺管船铺管时的垂弯段、触底段都会产生较大的弯矩变形。而海底管道正常运行过程中,管道内部一直承受一定的压强来实现油气的运输,同时管道往往具有一定的弯曲变形,例如连接海洋平台与管汇的管段,此处管道受到明显的弯矩与内压联合作用,复杂载荷作用下易发生破坏,这种管段也是管道破坏的高发区域。因此,对于海底管道的安全校核,尤其是弯矩内压复杂载荷作用下的研究十分重要。
发明内容
鉴于此,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海底管道弯矩与内压联合作用试验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海底管道弯矩与内压联合作用试验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操作平台、液压系统以及加载水压系统;
所述操作平台包括滑动支撑架,所述滑动支撑架设置于滑轨上,所述滑动支撑架与可转动管件固定夹搭配对试验管件进行固定,所述固定夹适应所述试验管件弯曲变形而转动,保证紧密贴合所述试验管件;
所述液压系统包括液压油泵主体、液压泵、换向阀、液压缸、液压管、液压杆;所述液压泵、所述换向阀分别与所述液压油泵主体连接,且位于所述液压油泵主体顶部,所述换向阀与所述液压管连接,所述液压管与所述液压缸连接,所述液压缸贯穿于所述滑动支撑架,所述液压杆设置于所述液压缸内部,且所述液压杆一端位置高于所述滑动支撑架;
所述加载水压系统包括水箱、水压泵、水压泵主体、水压管、密封端口;所述水箱位于所述水压泵主体顶部,所述水压泵与所述水压泵主体连接,所述水压管一端设置于所述水压泵主体表面,所述水压管另一端贯穿于所述密封端口进水端与试验管件一端连接。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操作平台包括四组滑动支撑架,四组滑动支撑架依次设置于滑轨上,其中,中间两组滑动支撑架可升降,两侧两组滑动支撑架不可升降。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中间两组滑动支撑架上分别设置有应变片。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操作平台还包括应变仪与试验控制台;所述应变片与应变仪连接,所述应变仪与试验控制台连接。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液压管包括两组液压管,且分别与所述换向阀连接;
所述液压缸包括两组液压缸,分别与两组液压管一对一连接;
所述液压杆包括两组液压杆,分别一对一设置于液压缸内部。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液压杆一端通过转轴与中间两组固定夹连接,两侧两组固定夹固定于两侧两组滑动支撑架上。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换向阀表面设置有液压仪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343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